音乐教学论文范文(26篇)

时间:2024-04-27 11:38:22 admin 火文秘

音乐教学论文范文 第1篇

音乐游戏的融入能够促进小学生身体协调能力的增强

在以往的音乐课堂教学中,大多数的时候是采用老师传授,学生被动学习的教学方法,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而在音乐课堂上加入音乐游戏的元素,可以使得小学生可以通过各种音乐活动来促进自己的身体协调性的加强。正所谓儿童的天性是好动的,三四岁的幼儿听到好听的音乐就会手舞足蹈,但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这些肢体语言会在不知不觉中减少衰退。特别是现在的小孩子,由于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在家中就什么事都有父母包办,简直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并且也不注重身体锻炼,大部分的时间是在电视机和电脑面前度过,这就造成了小孩子出现身体协调性差的现象。但在音乐教学中,使用音乐游戏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音乐游戏来促进学生身体协调性的发展,还可以锻炼小学生的肢体配合能力,促进实践能力的加强。

音乐游戏的融入能够使小学生的集体意识得到加强

当小孩子在游戏时,是最容易形成合作意识与朋友关系的时候。在游戏中,小学生会有一个共同的目标,这就会使得同学之间相互交流自己对游戏的想法,并且采纳别人合理的意见,从而形成共同努力的局面。因此,在音乐课堂上进行音乐游戏的教学,能够培养好学生的团体协作能力及人际交往能力,使学生形成集体意识,达到合作要求。

音乐游戏的融入能够使枯燥的乐理知识变得生动有趣

音乐课堂和其他课程的课堂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在音乐课堂上,音乐教师需要向同学们讲解一些乐理知识,这些乐理知识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枯燥乏味的,并且讲解起来也是有一定难度的,这就使得老师在上课时对于这些乐理知识无从下手,学生也很难接受并了解。所以,将音乐游戏带入音乐课堂后,可以将相关的乐理知识带入游戏中,使其学起来不再枯燥乏味,变得生动有趣,易于接受掌握。

2将音乐游戏融入小学音乐教学课堂中需注意的事项

音乐游戏的设计要注重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

在小学阶段的学生,正是处于蹦蹦跳跳的年纪,也是他们身体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他们的身体内部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趋于成熟,个子越来越高,身体也越来越结实,大脑的思维系统也随之不断完善。并且从另一方面看,学生的认知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思维能力在不断加强,情感的表达逐渐清晰丰富,但低年级学生情绪不稳定的现象时常发生。所以,音乐老师在设计音乐游戏时,要考虑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情况与身体素质,因材施教地加强不同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让每个学生能够在游戏中放松自己,在游戏中宣泄情感,在游戏中学到音乐知识,加强自己的音乐审美能力和提高音乐素养。

音乐游戏要以音乐教学为指导并服务于音乐教学

在小学音乐教学课堂中,音乐游戏的设计并不是随随便便的,其需要以音乐教材为依据,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综合能力来设计。因此,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同时,在音乐游戏的编创上,还需考虑到这个音乐游戏能否满足教学的需要,学生是否能够通过这个音乐游戏来感受音乐的妙趣,加强自身听辨音乐的能力以及掌握好音乐知识的能力,是否能够达到进行音乐教学的目的,所以说,音乐游戏要注意服务于音乐教学,从而促进教学课堂效率的提高。

音乐游戏要以音乐为元素来展开活动

音乐作为音乐游戏中的基本要素,是设计音乐游戏过程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音乐游戏的设计必须要有音乐元素的参与,才能达到音乐教学的目的,所以,音乐游戏的开展要围绕音乐中的各要素来进行。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学习音乐,了解音乐,掌握好音乐知识,感受音乐的流动、旋律的起伏、节奏的跳跃、音色的转变以及速度的变化统一,并使得学生能够随时根据音乐的变化起伏作及时的反应,进而使得音乐课堂内的学习变得更加的生动活泼,更易于学生掌握。

音乐游戏要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贯穿在音乐教学中的各个环节

音乐的教学内容并不是一成不变,音乐游戏也不是单一的。在不同的音乐教学的环节放入不同的与之相适应的音乐游戏会使得音乐课堂上的效率达到事半功倍。例如,将音乐游戏放在教学课堂的导入环节中,能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意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注意力,让学生能够放松心情,全心全意地投入到音乐学习中。因此,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中,使用合理有效的音乐游戏不仅能够提高课堂效率,还能够促进学生自身能力的加强。

3结束语

音乐教学论文范文 第2篇

摘要:

音乐教育的道德塑造功能,音乐教育还具有道德塑造功能,可以提升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水平,在今后的生活与学习中用道德来约束自我,使社会变得更加和谐、美好。在音乐中也存在美、丑、善、恶的人物形象,并且音乐中更加弘扬一种美善理念,引导人们去追求正义。

关键词:

初中音乐教育论文发表,发表音乐教育教学论文,初中思想政治教育论文投稿

一、音乐教育的道德塑造功能

音乐教育还具有道德塑造功能,可以提升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水平,在今后的生活与学习中用道德来约束自我,使社会变得更加和谐、美好。在音乐中也存在美、丑、善、恶的人物形象,并且音乐中更加弘扬一种美善理念,引导人们去追求正义、追求善良之美,最终达到道德塑造效果。因此音乐教师在对青少年进行音乐教育时,应该要充分发挥音乐的道德塑造功能,将社会精神融入到音乐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用这些思想去指导生活,以达到音乐教学目标。音乐的形成与人们的伦理道息息相关,它是社会伦理之美的一种表现,教师在教学时需要重视音乐的道德教化作用,是青少年塑造更好的人格,提升他们的音乐品性。比如学生在学习《歌唱祖国》这首歌曲时,通过歌词可以让学生树立爱国意识,并在音乐中增强其民族自豪感。“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青少年在这样激昂的音乐中感受祖国的伟大,并逐渐端正自身的学习态度,提升其历史使命感,为建设自己的国家不断努力奋斗。

二、音乐教育的智力开发功能

音乐教育有助于青少年的智力开发,可以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历史中许多名人都进行过音乐教育,有一些甚至在音乐中颇具造诣,比如中国儒家创始人孔子不仅是伟大的思想家,同时也是音乐家;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也有很高的音乐修养;号称天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也接受过音乐的训练,不仅会弹钢琴,也会拉小提琴,他认为音乐对人的智力开发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对青少年进行音乐教育时,应该要做好智力开发教育工作,通过音乐来逐渐提升学生的感知力、想象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最终达到智力开发目标。比如在进行钢琴训练时,学生需要保持身体的协调性,让大脑与手指高度统一,这样才能更好的表达音乐作品,提升钢琴音乐的感染力。在这样的训练中,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手指速度,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脑部细胞,从而实现智力开发,拓展学生的思维,为学生今后音乐以及其他知识的学习提供帮助。

三、音乐教育的审美鉴赏功能

四、总结

因此,教师在对青少年进行音乐教育时,应该要充分发挥音乐的美育功能,逐渐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感受身边事物之美,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除此之外,教师还要通过音乐来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实现心灵美的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格魅力。学生在音乐的引导下也能够开发智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为今后其他知识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除此之外,学生也可以增强自身的情感体验能力,提升其整体素质,最终达到音乐美育教育的目标。

音乐教学论文范文 第3篇

初中音乐教学作为初中教学中较为重要的辅助性学科, 对学生全面发展及综合素养提高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因此越来越得到初中音乐教师们的重视。将音乐教育体系实践于初中音乐教学, 不仅能够丰富音乐教学内容, 还能够扩展学生的音乐视野, 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 从而提高初中音乐教学质量。

音乐教育体系; 初中音乐教学; 实践;

音乐一直是人们情感的寄托载体, 同时也是历史的见证者, 音乐教育体系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实践, 是提高初中音乐教学质量的关键, 理应得到重视。

一、初中音乐教学中音乐教育体系的重要性

(一) 能够有效提高学生音乐学习热情

初中音乐教学与其他初中教学科目一样难逃“过分重视分数”的命运, 使很多教师盲目性地通过死记硬背来提高学生音乐考试成绩, 但这样与“以学生为主”教学原则是不相符的, 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的音乐学习积极性。而音乐教育体系的应用则能够丰富音乐教学内容, 进而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热情[1]。例如, 音乐教育体系中包括配合舞蹈系列的音乐, 教师可以利用舞蹈和摇摆动作等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

(二) 能够有效提高学生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水平

初中音乐教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提高学生音乐考试成绩, 还需要加强对学音乐鉴赏能力、创造能力等的培养, 为学生以后的音乐学习奠定良好基础。这就需要在初中音乐课堂上进行多方面知识教育, 如舞蹈知识、配乐知识和节奏知识等, 以提高学生音乐应用能力及综合能力, 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及技能水平。而音乐教育体系的实践恰好能够实现对学生的综合性音乐教学[2]。

(三) 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音乐教育体系不仅含有音乐知识内容, 还含有舞蹈知识内容、乐谱知识内容、乐器使用知识内容等, 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广, 所以在初中音乐教学实践音乐教育体系, 无疑是对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音乐综合能力及知识文化素养的培养, 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视觉及听力, 还能够培养学生们的感性思维、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进而培养和提高学生们的音乐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最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音乐教育体系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很多初中生都是刚接触音乐课, 尤其是农村地区很多上初中的学生在之前都没有真正接触过音乐课, 所以对音乐课的认知还不高, 也没有对音乐学习重要性进行正确认识, 导致部分初中生难以提起对初中音乐课的兴趣。所以教师在进行初中音乐教学时除了要做好初中三年的音乐教学规划以外, 还需要在实际音乐教学中实践音乐教育体系, 因为音乐教育体系的实践能够提高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及技能水平, 使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及兴趣得到提高。音乐教育体系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措施如下:

(一) 将“歌唱教学”实践到初中音乐教学中

歌唱教学是音乐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最为基础的音乐教学方式之一, 对整个音乐教育事业发展都起着重要性作用, 故需要实践到初中音乐教学中, 以丰富初中音乐教学内容、完善其教学方式, 进而培养学生的人文音乐素养、歌唱技巧, 使学生带着情感进行歌唱, 以增加歌唱的感染力, 最终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3]。

例如, 七年级上学期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音乐作品赏析及模仿活动, 鼓励学生去学习优秀的音乐作品, 并使用自己的方式展现出来。赏析时教师要多应用鼓励性语言, 让学生不断去提高自己的歌唱能力, 同时还需要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正确的发音和情感表达等方式具体化和形象化地展示给学生, 让学生不断练习自己的歌唱气息, 使他们发音越来越准确、情感表达越来越流畅、听力越来越好等。

对此, 教师可以选择《十送红军》作为学生练习气息、发音和听力的训练曲, 即教师先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将该歌曲的历史来源及风格等讲解给学生, 让学生整体上了解该歌曲, 然后让学生自己去感受该歌曲所表达的情感、所使用到的旋律等, 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通过对《十送红军》赏析后, 很多学生都会了解到《十送红军》富含江南音乐特色, 整个音乐旋律都是循序渐进的过程, 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

(二) 音乐教育体系教学整个过程在初中音乐教学的实践

音乐教育体系包括组织、演绎和新课教学三环节, 三个环节都必须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得到实践, 具体实践过程如下:第一, 组织环节, 教师可以先将《黄河大合唱》播放给学生听, 让学生感受到黄河的宏伟壮观, 以吸引学生注意力, 从而提高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第二, 演绎环节, 还是以《黄河大合唱》为例, 设置对应的问题, 如这首歌是哪个地区的?黄河在我国人民的心目中是什么样的地位?等等, 待学生们解答完问题后, 不仅学会了新的音乐曲目, 还深刻了解到黄河对我国的重要性及黄河的发展历史, 培养了学生的音乐情感;第三, 新课教学环节, 教师可以先讲解曲谱, 然后通过范唱来学习歌曲旋律, 帮助学生掌握歌曲的唱法, 通过PPT播放相关的音乐素材, 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首歌曲[4]。

通过上文分析可知, 音乐教育体系对初中音乐教学质量提高有着重大意义和作用, 可以通过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增强音乐教育体系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来提高初中音乐教学质量及效率。初中音乐教学中实践音乐教育体系, 不但能够培养和提高学生们的感性思维能力, 还能够培养学生们的音乐鉴赏能力、创作能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音乐教学论文范文 第4篇

试谈小学音乐教学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众所周知,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如今,新课程改革已经深入人心,加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小学音乐教育是小学生必须接受的基础课程,可以让小学生在音乐世界中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得到心理健康教育。笔者根据已有的工作经验,略谈几点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响应“科教兴国”基本战略的号召,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我国如火如荼地开展,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是新课改的重要理念,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从学生的身心特征出发开展教育活动。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也要关注学生的道德素质发展和心理健康发展。如今,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小学生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学习压力,心理发展方面需要得到教师和家长的高度关注。小学音乐教学是美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而美育以塑造健全人格为终极目标。通过小学音乐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着广泛而现实的意义。笔者根据已有的工作经验,略谈几点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构建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学生。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小学音乐教师要用爱呵护自己的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注和尊重,从而愿意投入音乐教学,接受音乐旋律的感染。一方面,教师要在课堂中积极创设理解、宽容、关爱、轻松的心理氛围,使学生沉浸在一个充满爱的环境中,让他们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教师要从学生的身心特征出发开展教学。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有的学生天生表现欲望强,性格比较外向;而有的学生显得比较内向和拘谨。

针对能力强的学生,笔者经常对他们竖起大拇指,以欣赏的方式促使他们获得学习成就感,激励他们争取获得更出色的表现;对于能力弱的学生,笔者用和蔼的态度和温和的语言引导他们大胆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即使说错了也没有关系,告诉他们音乐世界中没有正确与错误,只要敢大胆表现自己就是最棒的,以此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感受到安全感和亲近感,感悟音乐的魅力。事实证明,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教师的关注和肯定。教师要用足够的爱心与耐心引导学生,并针对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实现因材施教,以此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实现音乐教学生活化

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老先生明确指出:“我们的教育要实现活教育,即把大自然作为出发点,让学生直接从自然界中学习知识,培养情感。”小学生对自然界有着天然的亲近感,蓝天、白云、鲜花、绿树……这些都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小学音乐教师应该从身边的自然条件出发,让小学生走进大自然,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为大自然尽情歌唱。比如笔者在教学“春天”这一主题时,没有按部就班地让学生坐在课堂中,对着教材唱歌,而是组织学生走出课堂,走进校园,为他们布置了“尽情玩”的任务。在笔者的带领下,学生们尽情追着蝴蝶,嗅着花香,嬉笑打闹,当他们的心情达到高潮时,笔者带领他们一起歌唱《小燕子》《春天在哪里》《让我们荡起双桨》等歌曲。在美好的心境中,孩子们唱出的歌曲和沾了蜜糖一样甜,情感得到了升华,并深刻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不仅能使他们的心灵得到满足,还能逐渐培养他们发现美、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三、营造团结合作情境

从目前来看,大多数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集完全宠爱于一身,很容易缺乏团结合作意识,部分学生还表现得比较孤僻、任性,并以自我为中心,这种情况极不利于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小学音乐教师为小学生提供团结合作的机会至关重要,引导小学生多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意识。

在教学中,笔者经常组织舞蹈、合唱等教学活动。在合唱中,要求学生的声音强弱、气息、口型以及表演姿态都要尽量保持一致,要学会互相协调。在合作过程中,每个小学生都有自己的位置,不管是高声部还是低声部,不管是领唱还是伴唱,小学生都要恪尽职守,不断努力,以此实现和谐统一的合唱效果,给人带来一种美的享受。同时,在群舞过程中,笔者要求学生要保持队形整齐、动作一致,以达到整体美感效果。通过这些训练,小学生会逐步领会到团结合作的真谛,养成主动关心他人、注意集体合作的良好习惯。总之,小学音乐教学有着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先天条件,教师要努力挖掘音乐课程的有利因素,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心理发展,培养他们的健全人格,为小学生的日后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音乐教学论文范文 第5篇

一、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简要介绍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主要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其中一部分是练习节奏与旋律。节奏的练习主要是指练习的规则与姿态以及反应能力的练习,用声势进行节奏的训练,对节奏基石的提取和练习以及对于节奏进行引导、自编和补充练习等内容。而旋律方面则主要是指演奏歌曲或是乐曲、音乐乐器等其他乐器的演奏规则和方法,为歌曲伴奏,即兴演奏以及自编乐曲、欣赏教学、识谱教学等内容。另外一部分就是基本形体动作的训练,这主要是指动作训练、反应训练、舞蹈表演、动作的伴奏以及即兴动作和动作游戏等内容。

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幼儿舞蹈创编的影响

(一)对于舞蹈教学中节奏方面的影响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于幼儿舞蹈教学中的节奏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要求舞蹈的节奏清晰明确。由于幼儿的认知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都不强,幼儿在舞蹈的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抢拍或是拖拍的情况,这就直接降低了舞蹈动作的整齐度。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则要求舞蹈教学中,选择节奏鲜明清晰的音乐,从而在强重音的刺激下,唤醒幼儿的记忆功能。幼儿对于音乐的节奏与旋律记清了,他们在舞蹈的学习过程中就轻松很多。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要求舞蹈教学选择旋律易记的音乐,这样也可以缓解幼儿紧张与焦虑的情绪。

(二)影响舞蹈教学中听力能力的培养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还影响着舞蹈教学中幼儿听力能力的培养。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一种将原本性音乐与动作和舞蹈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教学方法。它能够有效调动幼儿的听觉神经,让幼儿学会倾听、辨别甚至是想象各种生活中的不同的声音,从而能够帮助幼儿在舞蹈的学习中有效提升他们的听力能力,使他们更迅速地做出相应的反应。

(三)肢体训练之于舞蹈创编的意义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强调肢体的训练。比起传统的音乐教学重理论知识的特点,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则主要是注重幼儿的实际训练。因此,肢体训练便成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重要特点之一。奥尔夫教学法中的肢体训练,有助于舞蹈创编。舞蹈创编是一种以人体动作为“语言”的艺术形式,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就是充分调动幼儿舞蹈时的各种肢体语言与动作,从而保证他们快速地将教师所教的内容吸收并牢记在心。因此,奥尔夫的音乐教学法对于舞蹈创编是有着积极作用的。

三、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幼儿舞蹈创编中的具体应用

(一)契合舞蹈主题

奥尔夫音乐教学在幼儿舞蹈创编中的具体应用,首先表现在教学法要契合舞蹈的主题。在幼儿舞蹈创编中,要与具体的舞蹈主题相契合,这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本质所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汇集了演唱、演奏、舞蹈、朗诵以及表演于一体的一种教学方法。因此,契合音乐的主题是基础。这也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幼儿舞蹈创编中的具体表现。

(二)节奏训练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强调节奏的把握,这对于幼儿舞蹈创编是非常关键的。奥尔夫认为音乐是一种回归人性、回归自然的音乐,它主张幼儿去倾听以及辨别,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想象。因此,对于节奏的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只有对音乐的节奏把握清晰了,才能在倾听音乐的过程中更准确地辨别区分。而舞蹈创编过程中,注重了节奏的训练,有助于舞蹈创编的顺利完成,并且还能确保舞蹈的旋律与节奏不出错。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节奏的重视,就为舞蹈的创编提供了不少的帮助。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主要是坚持人本主义,教学以幼儿为中心,让幼儿正确把握音乐舞蹈的节奏,从而更有效地学习。这就有效解决了舞蹈创编中对于节奏训练的要求,因而获得广泛应用。

(三)增强想象力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要求幼儿学会倾听,学会想象,能想象出各种不同的声音,如身边人的声音、来自大自然的声音等。通过幼儿对不同声音的倾听,可以增强幼儿的想象力。幼儿在舞蹈学习过程中,会对所听到的音乐给予一定的肢体反应。这个过程便是幼儿在听到的声音之后,然后经过大脑的想象,从而给予了肢体上相应的动作的配合。而想象力对于舞蹈创编是相当关键的,只有增强想象力,才能更好地运用在舞蹈创编中。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恰好实现了想象力的加强,因而在舞蹈创编中获得了广泛的运用。

(四)感情升华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幼儿舞蹈创编中的应用,除了通过契合舞蹈主题、节奏训练以及增强想象力等三方面的内容来体现,还需感情的升华。无论是何种音乐,没有感情作基石,那么它就不是好音乐。对于舞蹈也是一样,若是舞蹈不能打动人心,不放感情在其中的舞蹈是没有任何生命力的。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注重幼儿感情的激发,让幼儿用心去跳舞。通过引导幼儿倾听、辨别以及想象,可以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反应能力。在想象的过程中,幼儿的感情也随着音乐一同起伏,最终达到感情升华的效果与目的。在舞蹈创编的过程中,只有将感情注入其中,才能编出更有生命力与活力的舞蹈。因此,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幼儿舞蹈创编中所发挥的作用才会越来越大。

四、结论

通过本文关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幼儿舞蹈创编中的应用,我们了解到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舞蹈创编中的节奏、听力能力以及肢体动作等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幼儿舞蹈创编中的具体应用则是表现在音乐主题的契合、节奏的训练、想象力的增强以及感情的升华等多方面。相信通过本文的分析,有助于帮助我们对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有更深一层的认识。

音乐教学论文范文 第6篇

【关键词】学前教育;音乐教育;重要性

现阶段,幼儿音乐教学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于提升幼儿德智体美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发展,起到决定性影响。学前教育正处于奠定学习基础的主要时期,对于幼儿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考虑到幼儿天性好玩好动,所以音乐教师可以针对幼儿的特性、同时合理安排课程,使幼儿能够在音乐中感受到快乐,放松心态。

一、学前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一)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同小学教育不同的是,幼儿教育主要是让幼儿可以根据感知来展开学习。所以,不管是开展品德行为、思想意识教育,还是认知理解、知识技能等教育,均需要幼儿具备相匹配的感知能力。而通过开展音乐教学,可以有效培养和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和感知能力。学前音乐教育内容主要包括一些与幼儿生活息息先关、比较熟悉的动画片歌曲和儿歌,此类音乐作品不仅节奏简单、旋律优美,并且很多都是对一个故事进行描述,非常具有画面感[2]。音乐教师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可以真实的还原音乐作品的内容,极大程度的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比如说《数鸭子》儿歌,利用多媒体技术生动活泼的展示出音乐内容,一个个欢乐的画面浮现在幼儿眼前,刺激了幼儿的视觉感受,通过儿歌不仅学会数学知识,还愉悦了心情。通过开展音乐教育,对于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具有深远影响,对音乐作品中的艺术美进行感受,体验到美的感觉,从而可以对一些事物的美与丑、是与非进行辨别,学会认知事物。

(二)有助于对幼儿进行积极的情感教育

对于儿童音乐作品来讲,必须具备健康活动、积极向上等特点。利用音乐开展激励情感的教育,通常都会比直接说教更加具有效果。比如说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主题曲,幼儿可以联想到动画内容,从而通过对儿歌的学习,不由自主的模仿动画中羊儿们的团结和勇敢、友爱与合作等精神,促进了幼儿能力的提升。此外,音乐作品中的节奏可以促使幼儿展开相应的身体动作,可以培养幼儿的肢体表达和情感表达能力,对于幼儿日后成长具有重要作用。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幼儿能够通过音乐得到情感的平衡,进而实现情绪的表达,丰富幼儿的心理世界;且幼儿在接受音乐教育时,能够增强自身的集体荣誉感,在教师进行音乐教育的过程中与教师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使得幼儿在潜移默化的教育中认知并提高集体荣誉感[3]。

(三)对幼儿生活教育起到辅助作用

在学前教育中,幼儿的生活教育属于重要组成部分,生活教育主要有孝道教育、人际交往教育、以及生活习惯、行为准则教育等等。生活教育对于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具有重要影响,同时关系到幼儿的心理和生理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音乐教育是展开生活教育的一种有效方式,比如说《好妈妈》儿歌,唱出了幼儿如何表达最妈妈的尊敬和爱意,一些被溺爱的幼儿在学习此歌曲之后,都会模仿歌曲的内容作出尊敬和爱护妈妈的一些行为,通过此种行为,可以看出幼儿学会了如何尊敬父母,如何关心关爱家人。通过学前音乐教育,能够促进幼儿在音乐方面的智力发展,提高幼儿的认知能力,进而帮助幼儿提高记忆力,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所以说,音乐教育可以有效的为生活教育起到辅助作用。

二、提高音乐教学水平的具体方式

(一)重视学前教育师资队伍的建立

一方面,音乐教师自身教学能力,对于课堂教学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如果能力较差的音乐教师,无法在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从而也就无法利用伴奏或者形态来影响幼儿学习。所以,音乐教师必须积极学习相关知识,不断充实自己,加强对各种教学方法的研究,从而能够在教学课堂上,熟练运用各种乐器来渲染课堂气氛,带动幼儿积极投入了学习中,从而使音乐教学更加具有乐趣[4]。另一方面,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一名善良、负责、乐观、意志坚强、自信心强、自控能力好、具有上进心,且能够合理调节自身情绪、适应工作压力的幼儿教师,更容易被学校、家长以及幼儿所接受,且也更易获得幼儿们的喜爱和尊敬。因此幼儿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职业道德以及心理素质,并在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善于发现并利用更多的途径引导幼儿接受音乐熏陶,用心培养社会的下一代。

(二)改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

在如今的幼儿教育中,普遍存在教师教学理念较为落后的现象,从而致使幼儿教育效果无法令人满意。所以当前主要任务就是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师应当改变以往的“一言堂”的教学局面,避免出现学生被动的接收知识,提升对幼儿的课堂主体地位,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沟通,使幼儿成为课堂学习的探索者和主动者。在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师需要保证课堂更加具有趣味性、活泼性,使幼儿能够在兴趣中进行音乐活动,在音乐课堂中感受到快乐,不仅仅是学会一首歌曲,一支舞蹈,更是需要锻炼和提升幼儿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5]。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教学逐渐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将音乐教育与数字化教学相结合,不仅可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与感染力,更重要的是能够提高幼儿在音乐方面的感悟和理解,音乐教育效果明显提升;且幼儿园可以让幼儿们参与学校音乐节目的制作,或是为幼儿们拍摄一些校园足迹、儿时风采等主体的音乐纪录片,让幼儿们能够在亲身参与的情况下,感受音乐教育的魅力,拥有更为独立而健全的人格。

(三)合理设置音乐课程

学前教育不能较多的开展数学或者文字课程,不利于幼儿综合能力的培养。但是也不能全面的安排唱歌和跳舞课程。所以,还需要针对幼儿的不同生长时期和年龄特点进行考虑,合理穿插音乐教学,比如说上午幼儿精神饱满,在一节课程感觉有所疲劳之后,可以安排一节音乐课程,以此让幼儿充分活动起来。不仅可以环节幼儿的精神疲劳,还可以使幼儿进行肢体锻炼。比如,将音乐课程安排成第二课堂。第二课堂作为一种富有情趣,寓教于乐,生动活动以及能够直接表达幼儿生活和感情的一种教学形式,能够在延续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发挥幼儿的个性特长。将音乐教育融入第二课堂,能够让幼儿突破课程教学的局限性的基础上,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此外,也可以在进行课外活动时,对幼儿进行舞蹈、乐器、唱歌等方面的兴趣培养和训练,满足幼儿在音乐艺术方面的需求,更好的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三、总结

音乐教学论文范文 第7篇

一、充分认识小学音乐教学中的生命性,在生命性教育中开展思想教育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音乐素质的培养可谓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音乐素质其实不单是音乐素质,它还涉及素质的诸多方面。音乐素质的培养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形式,为实现人的全面素质提供了生动的教育手段和内容。在音乐教育中恰好可以启发学生的生命个性之觉,引导学生对立于本己生命的健全个性产生积极的反省。在音乐教育中,通过与音乐作品的交流和沟通,学生可以有意无意地把作品中所反映的那些印象吸纳到其自己的内心世界,产生个人的性质。通过这种形式,艺术刺激与人的内心活动恰当地融为一体。学生在音乐教育的过程中还可以从自己的主观感受出发赋予艺术作品以独特的个人的东西。个体的生命塑造与音乐紧密相关,音乐教育的课堂应当成为个性化的教育。在音乐教育中启示学生的灵思创发之觉,可以对学生开启富于创造性的智慧。在小学音乐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个体的创新意识和胆识也可以得以树立。对于教育者来说,在渗透着生命化教育的音乐课堂上也体现着教育者自身的生命价值,音乐教育的情感性不反映给学生,同时,也关联着教师的生命塑造。音乐教育具有潜移默化功能,与生命之“觉”的默识、冥证相契合。

二、激发生命中对音乐的向往,体验生命本身的和谐

小学音乐教学以鉴赏课为主。鉴赏课的目的主要在于让学生形成一种体验,继而提升学生的生活品质。在我国的很多小学音乐课堂上,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因为音乐不属于要考试的科目,所以很多学校对于音乐教学并不重视。教师上得索然无味,没有生命的体现。在教师的这种影响下,许多小学生对于音乐也缺乏兴趣,常常在音乐课堂上打瞌睡或者忙自己其他的`事情。此时,激发小学生对音乐的向往就要重视音乐教学中的生命化教育。将生命化教育运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可以有效地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激发小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也唤醒孩子的生命意识。在小学音乐鉴赏课上,音乐教师不妨选择一些和生命起源相关的歌曲,使得学生了解音乐教学本身存在的和谐美。小学音乐教师还可以立足实际,在小学生学习音乐、鉴赏音乐的基础上吸引小学生对于生命本身进行体验,理解生命本身的和谐,更加珍爱自己的生命。此外,在小学生命化音乐教学中还要善于引导小学生学会欣赏生命的价值。追根溯源,小学音乐课程设置的目的就在于帮助学生学习欣赏生命的价值,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而音乐本身就是一种美,聆听美妙的音乐可以本就可以修身养性。因此,在音乐课堂上,老师不妨选择一些有关大自然的歌曲。音乐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是无形的,学生会在美好的旋律中不知不觉中慢慢进入意境。欣赏大自然的歌曲,小学生会感知空旷的草原,以感受大自然的美。

三、让情感教学渗透在小学音乐课堂的生命化教育中

在素质教育中,情感教育有着重要的地位。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情感,可以让学生在美好的音乐中体验快乐,情感之门充分打开,感受真、善、美,促进人格完美。素质教育也包含着智力的提升,而现代脑科学最近取得的研究成果表明,音乐教育对促进小学生的右脑发育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情感教学有助于小学生的智力发育。

四、注重教学方法的筛选,激发生命中对音乐的热情

对于小学生而言,教学方法应力求生动活泼,从而唤起小学生生命中对于音乐的热情。要因“课”施导,因“材”施导,如采用模仿法进行发声练习,利用游戏法训练节奏,通过讲故事、猜谜语导入新歌,利用情境设置开展欣赏教学等。总之,音乐是一门艺术,小学音乐教学更是一门生命的艺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生命化教育,顺应了教育的本质,也体现了生命对于美的追求和感受。要充分认识小学音乐教学中的生命性,更应积极采取措施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生命化教育。

音乐教学论文范文 第8篇

一、悦纳音乐教学,让学生在快乐中体验音乐

“悦纳教学”的策略表现在采用“建构式六模块教学法,即:优化情境;自主质疑;指导合作;交流展示;适时引导;悦纳提升。结合该策略,对于小学音乐教学,笔者联系自己的学习与实践,提出以下两个观点:

(一)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悦纳知识,启迪学生的思维

“悦纳教学”追求的是课堂教学的境界,让学生主动、快乐地去学习,自由愉悦地成长,在学习中不断去吸纳,悦纳自我、悦纳他人、悦纳社会。作家秦文君说“:学习应是带领人走向丰富、体面、明朗、幸福的,那是美丽灿烂的进程。”课堂体验不仅仅是知识本身,更是一段重要的生命历程。学生学习知识是必要的,也是后期学习的基础和前提,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学生不能只学习知识,而是要通过知识的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得自身对于外部世界的看法逐步走向成熟。具体到音乐学习来说,就是要通过音乐的学习过程,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审美价值观,让音乐融入学生的生活,让学生通过学习音乐培养在生活中发现美的能力,热爱生活,启迪思维。如,二年级《十二生肖歌》,我通过让学生猜谜语,讲、听十二生肖的传说故事,生肖开火车游戏,学唱、表演歌曲等活动初步了解了我国特有的生肖文化,感受民间传统艺术的魅力,引发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兴趣中学习音乐,体验音乐,进而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和欲望,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二)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悦纳自己和他人并加以悦纳提升

音乐本身充满着人文的魅力与价值,而这也是驱使学生学习音乐的一个重要原因所在。对于音乐教学来说,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满足学生对于人文魅力与价值的渴望,只有满足了学生的这种好奇心,用音乐的魅力感染学生,学生的学习状态才能不断改善,从而更好地学习。其次,我们的音乐教学满足了学生“好动”的渴望,小学生处于青少年时期,好动是他们的特点,对此,我们不应该压抑,而是应该积极调整,主动适应,通过音乐课程的改进,使得课堂活泼、生动,符合学生好动的特点,从而促使他们更好的学习,更好的吸收知识。此外,学生“好胜”的心理需求也不容忽视,要通过对学生的正面评价、表扬、鼓励,满足他们的好胜心,鼓励他们继续努力。我在教学二年级音乐《请你唱个歌吧》这一课时,在歌词创编环节,我问学生们,在春天里,除了歌曲中唱到的小杜鹃,还有哪些小动物也会来一起唱歌呢?于是,各种答案出现了,小布谷、小蜜蜂、小黄鹂、小麻雀等。我让大家分别模仿小动物的叫声,这时候有的小朋友不能很好的处理好声音,于是我加以引导:“小蜜蜂的嗡嗡声是不是应该小一点呢?”接下来当有些同学的叫声模仿的不准确的时候,就有其他小朋友纠正我们,小黄鹂的滴哩哩应该再清脆一点……在我的引导下,分组演唱、分角色演唱,有的小组表演小黄鹂;有的小组表演小布谷;有的小组表演小蜜蜂……在学生们愉快的模仿声、笑声中,很快地就把歌曲学会了,每一个学生脸上的表情也是极富童趣,可爱至极,甚至平时不怎么开口的同学也开心的唱了起来,每一次模仿演唱都惟妙惟肖。他们唱歌的热情被激发了出来,在合作中悦纳提升,吸纳他人的观点,将学习所得运用到实践中,从而达到既定的学习目标。

二、悦纳音乐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一)悦纳学生的个性,同时让所有的学生都有发展的机会

从新课程标准中我们不难看出,音乐教学要面向每个学生,考虑整体,使得全体学生都能得到音乐的熏陶,从而使他们受益。此外,考虑整体并不意味着忽视学生的个性,我们还要考虑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以自己的方法学习,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要将整体与个体相结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平台。有些家长在这方面还是做得比较好的,例如培养学生钢琴、电子琴等方面的技能。而对于学生的这些技能,我们要好好把握,比如在表演上、课堂上,可以安排这些学生为大家表演。使得他们的个性、特长得到发挥,既满足了整体学习的欲望,又满足了小学生的好胜心理。当然,对于一些唱歌方面没有天赋的学生,我们不应该放弃,要通过个别、细心的辅导,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二)悦纳音乐课本以外的相关资源

课本是一个宏观性的内容,具有结构性、整体性等特征,是教学的基础。而对于具体的教学活动来说,在重视课程的同时,也要重视课本以外的相关资源,课本的内容是有限的,但课本以外的资源是无限的。比如,在三年级的`西南少数民族歌曲教学中,教材歌曲离学生的生活体验较远,如《金孔雀轻轻跳》(傣族)、《铃铛舞》(苗族)等,学生较难理解。因此,在进行这个单元教学时,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现代化工具寻找一些少数民族的特色风俗,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知识。再如,搜集同民族的其他歌曲加深印象,如《月光下的凤尾竹》《苗岭的早晨》等等。学生都不由得被那种来自大自然的天籁之音所陶醉,仿佛看到了活灵活现的孔雀、大象,清澈的河流,好客的少数民族小朋友,还有泼水节等情景,情不自禁地跟唱起来、跳起来。

(三)悦纳多种教学方式方法

音乐教学的目的是使得学生在音乐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审美的意识与能力。在音乐教学中,我们不应该拘泥于某种特定的方法、某种特定的教学模式,而是应该灵活、多变,多方式、多方法的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鼓励大家追求个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逐步培养起他们正确的审美观,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与能力。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尤其是低年级的儿童,他们都具有爱唱、爱跳、爱玩的天性,唱唱跳跳就是孩子们的一项生活内容,作为教师就要充分利用这些特点,在教学实践中,适当地采取启发提问法、体态律动法、自由参与法、分组比较法、现场录放法、课件激趣法等方法,使他们在感到有趣味的过程中学到音乐知识,得到审美教育。

(四)悦纳、引导课堂生成

不可否认,音乐本身具有一种自由性,而正是这种自由性使得人们对于音乐能够具有丰富的想象空间。具体到我们的音乐课堂来说,对于学生的回答,在正确答案范围内的,我们应该表扬。对于学生大胆、个性的回答,我们更应该鼓励,而不是否定,要通过这些个性、大胆的回答,积极引导学生思维,捕捉这些回答中的闪光点,利用这些回答突破固定答案的限制,从而使得音乐课程充满活力。在教学二年级《请你唱个歌》一课时,在学会歌曲后,我让学生将乐曲中的歌词进行创编,再一起随着音乐唱歌,开一个森林音乐会。同学们开心热情地表演了起来,正当我为学生们的表现高兴时,只听见一位男同学大声“呱呱”的青蛙叫声,扰乱了大家的歌声,十分顽皮,同学们都生气了,纷纷指责他。我看他小青蛙学得还挺像,于是灵机一动,笑着对同学说:“小鸟们,原来我们的森林音乐会把小青蛙都吸引来了,小青蛙的呱呱叫声要是轻一点就可以为我们伴奏啦。你们还请了哪些小动物一起来呢?”同学们一愣,似乎有些不相信,“还有小白兔”,有位胆子大点的同学冒出一句“。说得不错,小白兔的舞姿很美,肯定能为音乐会添彩的!”我马上鼓励道“。还有小鸭子,它的歌声最美!”又有学生接道,“有小树叶,它会伴奏!”……越来越多的孩子加入进来,学生的兴致上来了,有的为我们伴奏,还有的为我们伴舞,结合进原来的乐曲当中。望着兴致勃勃的学生们,我觉得教师千万不能丧失点拨引领的作用,让错误资源的价值发挥得恰到好处,也能把节外生枝变成最佳的教育时机,课堂因生成而精彩,因生成而有味,我由衷地感谢那位调皮的男同学。在当今教育的新形势下,作为教师,我们应不断完善教育观念,学习新的教育理念,不断充实自己、丰富自己,大胆创新,努力为我们的学生塑造一个全新而更具吸引力的课堂,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进而促进学生悦纳的体验。

音乐教学论文范文 第9篇

人类步入21世纪,一方面,随世界各国在经济、社会、文化等交流的逐日扩大,全球性的相互依存关系正在不断加深。另一方面,各个国家和民族的“自我意识”不断得到强化。音乐课程是造就完美人格的基本方式与最佳途径,是人文学科的重要领域。

大哲学家黑格尔曾指出:“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在“美”的境界中,人的本质的确证和人的自由发展居于主导地位。‘美’的本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最完美的展现。”投身教坛多年来结合实际,下面谈一下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观念转变实现自我

从单纯的知识传播者转变为学生学习身心发展的促进者,教师本身必须是一位积极投身于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因为教育教学问题具有极大的实践性和情境性,应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深刻反思,所以进行教育教学研究是提高自身素质的最佳途径。

二、实践锻炼了教师,培养了学生

首先,学校工作的对象是一大群感情丰富对客观外界极有好奇心,极敏感的认知碰撞,得到情感交流,产生相互激励,师生由于教育工作结合认知碰撞,会使“教”与“学”双方受益。如 音乐课程引导学生走进生活、亲近自然,感受美的事物;让他们通过频繁接触音乐艺术作品,恢复艺术感觉丰富审美体验,使感性和理性得到和谐发展。音乐艺术综合表现与创造能力通过参与艺术创作和表演《我快乐》、《小鸟,请到这里来》、《捉泥鳅》……

《我快乐》

1、乐学,会学,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1)、根据学生年龄特征,从体验出发,激发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奠定基础通过品尝不同味道的饮料产生不同的感受来激发他们的表现欲望。

(2)、运用生动的表情脸谱,激励学生创编动作和有节奏韵律的歌词。教学中,抓住“快乐、着急、幸福”,展开“拍手、跺脚、拍肩”等律动,有表情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乐;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合作,引导;让教师成为学习的伙伴

(1)、游戏 品尝甜、辣不同味道饮料,大胆地把自身的感受用动作、表情表现出来。

(2)、创编歌词。我高兴,我高兴,我就拍拍手,看大家一起拍拍手。我伤心,我伤心,我就抹抹泪,看大家一起抹抹泪。我生气,我生气,我就跺跺脚,看大家一起跺跺脚。我害怕,我害怕,我就摆摆手,看大家一起摆摆手

(3)、按节奏读歌词

3、焕发音乐课堂教学的`魅力。在歌曲中感受音乐,创造音乐表现音乐能力,他们愿意上台表演,还高兴的说悄悄话,唱第一段他们说;“我真快乐”,唱三段边拍肩膀边说,我真幸福,另一名学生说:“我也是”,在他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新的音乐教学师生共同体验、探索发现、创编创新表现,享受美的全过程,师生在音乐美的熏陶下学习掌握技能技巧,感受到音乐美在不断升华。形成一种迅速生出创意或意象,并通过特定媒介材料把它们体现出来的能力。为了提供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机会,赋予了他们发挥想象的空间。学生平时关注生活、热爱生活,具备较丰富审美体验和创造性体验

三、提高修养服务教学

教师应掌握自我调节的方法,加强多方面修养提高自己的心理素养,爱心与公正;耐心与自制;虚心与创新;童心与合群等,这是综合文化素养教育的目的。为了更好的服务于教学。教学时适合学生年龄特点,让他们领略艺术殿堂的魅力。十余年,我始终坚持利用课余时间拜访我市艺术届名家,先后进修音乐教育,钢琴演奏技能技巧、健美操专业培训、声乐演唱技巧……通过近几年的充电,我深深的感受到课堂中能够得心应手,训练场上鼓镲齐鸣充分证实了综合能力得以提高。在实际教学中充满无限动力,我的课深受学生喜爱,课中调动学生积极性,一个赞许的微笑、惊喜的眼神,足以激荡起学生愉悦的涟漪,给他们一个充满爱意的目光,便会收获学生一脸灿烂的阳光,师生互动欢歌笑语充满课堂。

四、引导学生进行尽可能多的音乐实践

1、表演进课堂:学生善于聆听,通过记忆歌词,用身段、手势、表情、眼神自我表演,边唱边舞。

2、创编进课堂:鼓励学生创造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新理念,通过音乐,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在教学中,重视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相结合,让学生原有生活经验和刚学到知识进行大胆迁移。

3、器乐进课堂: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的体验音乐的桥梁,事实上它本身就是一个广泛的音乐学习领域。在教学中由简单到复杂,由简易打击乐器到竖笛教学,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

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是综合能力的再现,追求和谐高效的课堂教学之美是音乐课堂教学的理想境界,更是和谐高效音乐课堂的需要。正确的教学方法,师生互动游戏、理论与知识、实践与能力及情感交流会产生一种高尚的师生情谊,教师的知识水平,工作能力、人格魅力等在教育培养学生的同时都得到发展。

音乐教学论文范文 第10篇

一、用丰富的教学内容去激发

审美疲劳是我们做很多事因为重复或者一成不变而丧失兴趣的最终结果。如果我们要想使学生在音乐课堂上有兴趣,从我们自身来说首先要做的就是要丰富教学内容。音乐教学内容是音乐教学的依据,是学生获得音乐审美感受和体验的客观条件。选择具有欣赏价值,能够唤起美感的乐曲作为音乐欣赏教学的内容极其重要。一首好的音乐作品是贴近学生生活,表达学生的心声;蕴含美好的寓意,抒发温馨的心曲,衬托美丽的梦幻,展现炽热的情怀,只有这样的作品才能产生感人的艺术魅力,使学生百听不厌,提高了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中去。因此,在选择教材时,我特别注意到内容要由浅到深,要能展现音乐的精髓,体验对学生创造思维及音乐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努力拓展学生视野

学生都是有一定的好奇心的,越是未知的东西他们有时越想知道。我们音乐教师要利用好学生这方面的心理,来安排教学活动和内容。例如,在了解乐器音乐特点欣赏器乐乐曲时,利用各种乐器的音乐特点,加以引导,先放各种乐器演奏的旋律片段,让学生说说是什么乐器演奏的音色特点等。有的乐器学生不一定认识,可只体验音色,最后教师结合实物或挂图讲解,比如,长号,它的名字学生说不出,但说出音乐特点:浑厚,雄壮,大号低沉,小号嘹亮,富有战斗气氛,大提琴深沉,小提琴抒情柔美等。最后教师要加以说明,以上听到的.旋律片段代表各种乐器音色的一般特点。比如,小号嘹亮的音色,富有战斗性格,在音乐中当需要表现战斗气氛时,作曲家首先到运用小号,其他乐器用来衬托、辅助,使音乐达到预定的气氛。这并不等于小号只能演奏这样的音乐,相反,还可演奏很抒情或欢快的音乐,因为凡能独奏的乐器都具有丰富的演奏技巧,对于它表达的是什么情绪,很多时候,还要根据音乐的旋律和节奏特点来确定。不同的乐器在表达音乐情绪上各有不同的效果。举一反三,其他乐器亦同。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兴趣,还丰富了学生的知识。

三、了解节奏、速度对情绪的表达作用

在教学中,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歌曲为突破口,让学生谈体会。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依据教材提供的乐曲进行教学,同时也可以把学生耳熟能详的、接触最多的音乐引入到我们的课堂中来,教师结合音乐学科的专业知识予以引导,学生再亲自体会。教师这时只要引导学生稍加分析对比,就很容易理解节奏和速度在音乐中的重要地位,给以后深一层次的欣赏打下基础。但节奏和旋律是不可分割的,体验音乐情绪时,必须注意这一点。

四、感受和声

在音乐中的烘托作用学生对和声的体验也可以从歌曲入手,逐步过渡到器乐曲。所选歌曲要有明显的对比性,比如,在欣赏内蒙民歌时先听男高音独唱,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去感受音乐:节奏———悠长缓慢自由;旋律———优美辽阔,高亢;音乐———圆润抒情。接着对比欣赏无伴奏合唱的歌曲,开始,哼名,这是背景;天高云谈,茫茫内蒙古大草原,接着是女声合唱优美辽阔,继而男生合唱,自豪赞颂,然后是男女混声合唱,力度得到巩固和加强,和声错落有致,连绵起伏,音色、和声层层变化、对比,进一步展现了美丽壮阔的草原景象,描绘出草原迷人的景色。通过以上对比欣赏,使学生体验到了和声的烘托作用。前者若是一副素描的话,那么后者则可以说是一副迷人的草原牧歌彩色风景画,带给人们无限的遐想。再如,《欢乐颂》这首著名曲目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开始以男中音领唱,继而以独、重、合的形式层层渲染,步步推进达到高潮。在欣赏时,教师让学生注意每段的变化讲述听后的感觉。有的学生则说:“领唱好比一个引子,引入“欢乐颂”,独唱则展示主题,重唱此起彼伏,合唱雄壮辉煌。”教师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引起大家的思考,但大家不语。教师问,如果有一百个人都唱《欢乐颂》的主题音调会不会产生如此的效果呢?终于有人回答:“不会,如果缺少和声就不会有这样辉煌的气势。”教师给予肯定,并说:“没有和声的烘托,没有人声的对比,必然会缺乏力度、厚度。因此,和声在表达音乐情绪上是举足轻重的。”这样就增加了学生对和声的认识。总之,现在的音乐教育是一种审美教育,只有通过倾听音乐,才能提高审美能力,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在学校的音乐欣赏教学中,如果能循序渐进地让学生不断地欣赏,不断地提高积累,学生一定会在音乐欣赏中找到快乐,在音乐欣赏中留住兴趣,这样才会把音乐课上得充满生机与活力。

音乐教学论文范文 第11篇

小学生的身心发育还不完全,有些观念需要教师的灌输和引导。不同的音乐表达不同的情感,学生可以通过音乐来传递自己的情感,用音乐改变自己的心情,使自己始终处于兴奋、快乐的环境中,对于学生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幸福的童年给学生一种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诚恳的交友态度。对于学生日后的发展起着积极作用。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德育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用音乐感受生活的美好

优美的音乐能够给学生带来幸福的感觉,能够愉悦学生的心情,使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不再变得枯燥。在音乐教学中,积极向上的音乐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生活态度,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生活处处有音乐,教师在教学中播放赞美生活的歌曲,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二、通过音乐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

很多音乐都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和意义,教师可以在播放音乐的时候,先让学生了解音乐的来源和意义。例如国歌,通过国歌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了解祖国的历史,对祖国和民族英雄产生敬爱之情。学生在这样的熏陶下,会树立自己的目标和产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三、积极引导学生通过音乐学习提高自己的意志品质和合作意识

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在音乐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渗透持之以恒的思想,让学生通过不断的努力去收获音乐的进步,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意志品质。与此同时,应该让学生清楚地意识到音乐可以通过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不断配合和共同探究激发自己的音乐灵感,对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也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学生的意志品质和良好的学习习惯都能够在音乐教学中得到很好的渗透和培养,可谓事半功倍。

音乐无处不在,好的音乐可以说是心灵的鸡汤,滋养着我们的身心,为我们的成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师要通过对音乐的理解,给学生听适合的音乐,以达到教学的`目标和任务,育人为本。

音乐教学论文范文 第12篇

旋律是音乐的血肉,节奏则是音乐的骨架。没有节奏,旋律就不能存在,音乐也就无法表达,所以节奏是构成音乐的第一要素。达尔克罗斯认为“人无不具有天生的节奏本能,不过需要加以诱发、培养,进而为音乐所用”。节奏训练对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提高学生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必须重视节奏训练,尤其是从低年级最基础的节奏入手对学生进行音乐节奏训练。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借鉴了著名音乐教育家奥尔夫、柯达伊等教学经验,对低年级基础节奏教学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 利用游戏,激发兴趣,训练节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音乐知识怀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动的特点和认识规律,将各种节奏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熟知的事物相结合,进行启发教学,能使节奏知识的学习变得生动、活泼、有趣。例如在教学生认识“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时,先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节奏,启发学生模仿火车叫、乌龟走(× —)、大象走×、小兔跳×× ××等;再在琴上弹奏有×—、×、×等组成的旋律来表现各种动物的走路形象,使学生在充满情趣的活动中得到形象的感性认识。然后,再让学生亲身感受音乐符号的时值:请一个学生慢走,再用一般的速度走,最后跑步走。紧接着把这些节奏编入音乐游戏的《钟》中进行巩固,并采用双响筒、碰铃、三角铁伴奏。

时针(三角铁)× — × —|× — × — ||

分针(双响筒)× × × ×|× × × × ||

秒针(碰铃)×× ×× ×× ×× |×× ×× ×× ×× ||

以六人为一组、其中三人分别扮演时针、分针、秒针,其他形式分别演奏双响筒、碰铃和三角铁进行简单的立体节奏练习。这样,学生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接受了节奏训练。

二、利用小时侯熟知的词句进行节奏

音乐与语言有密切的关系,语言的本色和你就含有生动、丰富而又美妙的节奏。儿歌、诗歌不仅有优美的词句、真挚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而且有和谐的韵律和鲜明的节奏,使人读起来朗朗上口。通过对儿歌、诗歌中学生熟悉的词句的朗读来进行节奏训练,有助于培养儿童的情感,发展想象力,增强他们对歌曲的感受力。

如:弯弯的月儿小小的 船, 小小的船儿两头 尖,

我在 小小的 船里 坐,只看见闪闪的 星星蓝蓝的 天。

另外,还可以变朗诵边用声势伴奏:

朗诵: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拍手:0× × —|0 × ×—| 0 × × —| 0 × × —||

跺脚:× 0 00|× 00 0|×000|×000||

让学生从自己熟悉的儿歌、诗歌中进行节奏训练,既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减少了学习节奏的困难,有利于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

三、结合律动进行节奏训练

律动教学是“动”的艺术,是通过身体各种韵律动作来体验和感受音乐,从而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韵律感。针对低年级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通过简单的身体运动或启发儿童设计生活中熟悉的动作,伴随着音乐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不仅能满足儿童好动、好玩的特点,也能达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音乐素质的目的。如教学律动《愉快的梦》时,让学生手拉手、背靠背、随着音乐节奏轻轻摇曳,体会音乐表现的意境,再创作一些简单的动作(如小碎步、波浪手等),对学生进行舒展、轻盈的三拍子韵律的训练。还可以采用奥尔夫的声势教学如拍手、点头、耸肩、跺脚等动作,随音乐的节奏变化进行即兴表演。既能训练学生的节奏感、韵律感,又能启迪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合表现力。

四、运用自制乐器进行节奏训练。

运用不同音色的打击乐器,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节奏感、想象力、表现力,也易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作欲望。

在平时可以发动学生利用各种废旧的材料自制打击乐器。用易拉罐装上碎石子制成沙球,用啤酒瓶盖做成串铃,用大小不同的'玻璃瓶制成具有不同音色的打击乐器等,这样,学生对节奏训练的兴趣就高涨了。如在唱熟歌曲《快乐的小木匠》后,把全班学生分成三部分,一部分学生边唱边拍节拍;一部分学生用乐器为歌曲伴奏;第三部分学生自己创编动作进行即兴表演。

学生主动地参与音乐时间,训练了学生的节奏感,增强了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同时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创作的积极性,也培养了学生的协作能力。

五、通过简单的节奏创作,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

托尔斯泰说:“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永远是摹仿和抄袭。”启发学生进行节奏创作是手段,而最终目的是通过音乐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1、听后拍出节奏。

先由老师拍出一组节奏,要求学生听后拍手摹仿出来。再由个别节奏感较好的学生即兴拍出一组节奏,其它学生摹仿出来。

2、给出几组节奏型让学生进行创编。

例如:① × × ② ××× ③ × × ④ ×××× ⑤×O ×O⑥ × —。

先要学生一一把节奏型边读边拍出来,然后给出拍号,让学生进行简单创编。

3、指导学生用语言来表示节奏。

例如:①我叫张小明,她叫王春红

②鞭炮声响噼里啪啦噼里啪啦

总之,节奏训练是音乐教学中最基础的训练,必须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从低年级抓起,选择有效的方法,有计划、有目的、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只有这样,才能为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音乐教学论文范文 第13篇

音乐教学有效性策略探讨

一、前言

初中作为我国中学教育的初级阶段,标志着小学生向中学生身份的转变,但是思想和小学阶段相比,并没有发生多大变化,学习性心理较强,对一切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初中音乐课程的开设,既是国家提倡“音体美”综合素质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学生自身学习的需要,同时初中音乐对于培养学生们的灵感思维,陶冶情操,优化知识结构,缓解学习疲劳等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不容忽视,但是我国初中音乐教学的效果却不容乐观,究其原因,既有教师自身方面的原因,也有教学策略方面的因素等等,针对此种状况,很多初中音乐教师已经把音乐有效教学作为一项重要课题进行研究,那么初中音乐有效教学如何实施,涉及到的具体教学策略又有哪些呢?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每一个音乐教育者深思。

二、初中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师观念狭隘

由于我国长期存在的应试教育,导致我国有很大一部分初中音乐教师观念狭隘,认为音乐又不是升学考试科目,没有必要花费很大的精力进行教学,就是自己投入了很大的精力,也不会受到表扬或奖励,只要按照正常的教学任务授课即可,至于学生是否学到知识,学的多或少,掌握音乐知识的深浅程度,一概与教师无关,这样的教学心态,教学观念,又怎会到达有效教学的目标,实施有效教学,转变教师观念才是初中音乐教学的基础所在。

2.教学方法单一

传统教学方法的表现形式为,教师台上精彩的讲解,照本宣科,学生台下被迫的机械的听讲,记笔记,课堂气氛沉闷无比,枯燥无味,整节课结束,老师教学任务完成,学生似乎从“苦海”中解脱出来,下课后反而变得活泼好动,这种传统的单一教学方法目前有很多老师依然在采用,久而久之,学生们在严肃而紧张的教学氛围就会产生对音乐的厌烦心理,进一步在课堂上表现出抵触行为,如打瞌睡,无精打采,分神等等,在这种教学状况下,音乐教学的有效性也就无从谈起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才是实现有效教学的有力保障。

3.师生关系不和谐

师生关系不和谐是目前很多老师和学生之间存在的普遍现象,主要是由于很多老师不论是在教学或日常生活中,始终把自己摆在“教师”的地位,对学生始终是严肃而紧张的态度,无形之中给学生造成一种“绝对权威”“高高在上”“不容侵犯”的形象,学生们对老师本来就是敬畏的心理,如果老师平时的表现不是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不是经常和学生们一齐交流,探讨的,不是把学生们当做自己的“孩子”或“弟弟”“妹妹”“好朋友”来看待的,学生们也就只好“敬而远之”了,师生之间关系的不和谐也就在所难免了。

三、初中音乐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

音乐教学论文范文 第14篇

浅谈师范院校音乐教学论文

一、打好学生乐学的基础,让学生喜欢音乐专业

师范院校面临的客观真实情况是招收到的学生的素质普遍偏低,尤其是对于选择技术性较强专业的学生,更是因为在为应付升学这一迫切需要的前提下,怀着“临时抱佛脚”的态度,采取突击式的技能提高方式,用“打快拳、强训练”的方法,强化自己选学的专业技能的提高,因此,绝大部分学生们并非是有音乐特长或乐于学习音乐的。那么,必须重视对学生进行热爱音乐专业的教育,让学生能够目的明确地对待音乐专业知识的学习。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所阐明的道理正是对学生乐于学习与学校效果的正比关系。

二、打好音乐知识的基础,让学生掌握相应的音乐能力

对于在师范院校学习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讲,其应当涉猎的音乐专业知识是很多的,但由于学制使然学期有限,因此,需要对学生们的最基本的基础性知识进行巩固和提高,这样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实际效果,才能确保所输送出的学生能够适应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应当让学生们掌握准确的发音方法,这是尤为重要的基础。唱歌是“上帝”赋予每个人的天性,但是把歌唱好则是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的。比如说,每个人在唱歌之前,一定要清醒认识到自己的“音域”状况,之后按照自身的实际来选择适当的歌曲或定下演唱的基调,这样才会确保“腔圆”的效果,这是准确认识自我的能力。再比如,要学会掌握“发音”的技巧,这样演唱者和听众才不会感觉到累,演唱才会焕发出吸引他人的无穷魅力,演唱才会取得成功。在这两点的培养上尤为重要,这关系到学生在今后学习中的自信心的树立,因此,在教会学生们应有的知识的前提下,应当帮助和监督学生们认真刻苦的加强修炼。应当让学生们掌握必要的识谱技能,这是尤为关键的基础。

要把学生们学唱歌曲的能力从“在听唱中学”到“用识谱来学”的层次转变,而且不仅要让学生们能够准确识别简谱,还又能够熟练把握五线谱的识谱技能。在这方面的教学中应当讲求“系统、全面和规范”的效能,使学生们能够准确把握所学到的知识,准确应用所学到的技能,并且采取启发式方法,鼓励和激励学生们能够科学整合灌输到自己头脑中的知识,为确保学生们能够培养出优雅的音乐节奏感打下坚实的基础。应当让学生们掌握灵活创作的技巧,这是尤为紧要的基础。唱别人的歌是需要用良好的悟性参透歌曲寓意,这样演唱才能够出神入化,才能够达到演唱者的“二次创作”和原创的“貌合并神合”,这需要有一定的创作能力作积淀。同时,在实际的教学需要中,如果授课的音乐老师能够通过自己的创造,来教会学生们应当掌握的知识,那么这对学生们来说一定是具有深深的吸引力的,教课的效果也是可想而知的。从以上两点情况看,在师范学习阶段为学生们锤炼创造技能是紧迫和重要的,是应当在教学中着重加以考虑的重要问题,是提升音乐教学水平的一个可利用的“亮点”。应当让学生们掌握运用指挥的能力,这是尤为必要的基础。将来走向社会的师范院校的学生,绝大部分将从事中、小、幼学校的教学工作,那么他(她)们所面对的.工作对象将是一个或几个团体,这就需要师范院校的毕业生要有一定的组织和协调能力。加之面对以中、小、幼学生为授业对象的情况,就需要在课堂的环境中、课中的时限里,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应有的锻炼,整体演唱歌曲的情况就会是一种常态。这些现实问题的最好解决办法就是需要师范院校的毕业生要掌握指挥的能力,从而能够将学生们合理组织起来,科学实施教学内容,让每名学生都能得到实践的锻炼。

应当让学生们掌握乐器演奏的方法,这是必需的基础。歌曲的演唱以及音乐的传播是离不开乐器的陪伴的,一名音乐老师如果不能掌握一两种乐器的使用技能就不会是一名称职的老师。师范院校应当对音乐专业的学生,在使用乐器能力方面有计划地培养,从西洋乐器到民族乐器要通晓基本乐理,还要掌握一两种乐器的演奏技巧,以确保能够使学生们在吹拉弹唱上都能够具有相应的造诣。师范院校的学生都可能在走上社会后身为人师,身为人师者就必须有相应的专业造诣,否则就不会适应岗位需要,就会影响到对他们的学生的培养质量。

音乐教学论文范文 第15篇

摘要:音乐课是一门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帮助学生陶冶情操的课程,音乐课的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帮助学生丰富学习生活,让学生的审美情趣在音乐的陶冶中得以升华,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是构成音乐课堂的重要因素。本文对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互动意识的培养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互动意识;培养;策略

音乐教育是初中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初中生处于青春期,渐渐开始产生自己的思想观念,有叛逆心理,音乐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欣赏音乐,感受音乐的魅力,更可以在这一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念,用音乐来引导学生更好的成长,所以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也是非常重要的,根据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培养学生的互动意识,可以充分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效率,在互动中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让音乐课成为有趣的、受欢迎的课程。

1、提高课堂趣味,创造互动前提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步入初中之后更是面临中考的压力,在学习上往往一股脑的把劲头都用在主科和自己较薄弱的学科上,而并不注重音乐课,课堂上往往身在曹营心在汉,做其他学科的习题已经是普遍现象,但是音乐课作为美育的重要途径,必须受到学生们的重视,而初中生处于青春期发育阶段,对很多事物是抱有质疑的态度,教师的许多千篇一律的互动并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从一开始就失去对于音乐课的兴趣,那么互动就显得更不可能,所以让课堂变得有趣,学生感兴趣了,这才是师生互动的前提。

首先,从课堂导入开始就要精心设计,让导入变得生动有趣,比如播放一些当前学生们爱看的电视剧的主题曲,或者从一些有趣的音乐小视频开始,在课堂的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目光,比如在学习有关于和声这一部分的知识时,如果简单的从和声的基础知识开始导入,不免让学生觉得索然无味,教师可以先准备好一首要学习的和声的音频或者视频,让学生先感受到和声的奇妙魅力,问学生觉得和声好不好听,在得到肯定回答之后,询问学生信不信经过这一堂课的学习,班上的同学也可以唱出这样的效果,学生的求知欲被激发,一定很想知道在学习之后大家能不能唱出那样的效果,并且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也就会更加投入,教师的互动也就变得轻松容易。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注意增强教学趣味,增强老师与同学,同学与同学之间的交流互动,还以上文的和声教学为例,传统的教学就是把学生分为不同的组,一个组学习一个音,最后大家一起和声,这样的教学不免有些呆板,在互动时,学生被分为不同的组之后是会产生一种被需要的感觉,教师可以随机进行组配,比如在大家学习完自己的音之后,开始引导学生,可以第一组和第二组唱,第二组和第四组唱,第三组第四组在唱的时候要求第一组加进来,这样随机的进行演唱一方面增强学生内心的紧迫感,在课堂生集中精神不懈怠,同时完成教师的要求之后也会有成就感,在互动中,教师的加入也可以让互动变得更为有层次,比如,教师在每个小组里选出两个人,在每三个小组学生进行和声演唱的时候代替另外一个组的学生进行演唱,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也让课堂变得更为生动,这样充满变化的教学让学生更为感兴趣,自然也更能够投入到课堂活动中。

2、营造愉悦氛围,促进个性发展

在教学课堂上,学生的互动意识与课堂的气氛有很大程度的联系,如果在一个沉闷、毫无生气的课堂中,学生连话都不愿意说,更不用说在课堂上进行互动了,所以营造一个愉悦宽松的课堂氛围也是十分重要的。音乐欣赏并没有特定的规律和答案,学生根据自己内心的感受去欣赏音乐才是最终的标准,在音乐课堂上,教师要允许学生说出自己对于音乐的感受,而不是一味的照搬课本,让学生有教科书式的感想,这样会束缚学生的感知能力,也让课堂变得局促狭小,并不能够容纳学生的感受,学生说着口不对心的感想,在课堂学习中也就更不会付出真正的思考,所以,要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比如,在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时,询问学生为什么会有这些感受,是自己的生活经历还是联想到了自己看过的某一本书或者是某部电影,把音乐和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组织学生自由讨论,发表意见,让课堂变得热烈,鼓励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的见解,也能够学会去接纳别人的意见,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要让学生们明确音乐是具有主观性的,不同的人听了同一首曲子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感受,不过音乐也是有自身的特点的,比如,大家看奥运会颁奖仪式时,看到中国国旗升起,听到中国国歌时,大家心里都会产生自豪感,这是由于大家爱国的心都是一样的,立场相同,感受自然也就一样,让音乐课堂变成学生们展现自我的天地,让学生的个性不被束缚,在快乐中成长。

3、进行充分备课,调动学生情绪

许多音乐教师的备课不乏程式化、模式化,新课程标准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方面的体现是很模糊的,甚至有的音乐教师的备课直接从教参上照搬,缺乏创造性。不同的学生群体之间是具有差异性的,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了解自己所教的学生群体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备课,在课堂教学中,注重自己情感的投入,才能够把音乐所传递的真实情感传递给学生,才有可能做到调动学生的情感,例如在教授《走进歌乐山》这一首曲子时,教师上课的情绪就不能是平平淡淡的,《走进歌乐山》的大背景是重庆歌乐山上为取得全中国胜利而牺牲的烈士们,此时教师的情绪应该充满着激情,斗志昂扬,只有教师本身的情绪融入歌曲中才能把学生带动起来。

4、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注重学生互动意识的培养能够有效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中得到美的教育和情操的陶冶,推动学生个性的发展,帮助学生完善人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参考文献:

[1]李晶.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师生互动问题的探讨[D].上海师范大学,2012.

[2]王莉萍.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14.

音乐教学论文范文 第16篇

幼儿园音乐教学论文

摘要:音乐教育是幼儿园教学中一项主要的教育课程,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不仅能够陶冶幼儿情操,增强幼儿对美的意识和理解,还能够激发和培养幼儿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在幼儿的音乐教学中,认真的分析教材,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教育因素,引导幼儿理解、感受音乐的内容和情感,并获得音乐能力的发展,是使音乐教育活动达到教育目标的重要条件。在本篇文章中,我从分析教材内容、发挥教育作用以及教师的主导作用等方面阐述了我在幼儿音乐教学中的点滴体会。教师只有在音乐教学中认真分析、研究教材,以发展幼儿的音乐技能、培养幼儿良好品德为目标,用多种方法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才能促进幼儿在音乐活动得到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 音乐

音乐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随处可见的,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从感知开始的,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有助于增强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力,提高他们的听觉能力及欣赏能力,陶冶情操,增强他们对于生活的热爱。同时还可以挖掘和发展幼儿自身潜在的音乐素质和能力,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爱好,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表现。

音乐是幼儿园教学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除了对幼儿进行音乐教学,我还将音乐渗透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不仅提高了幼儿的音乐素质和能力,而且对于我们一日生活中的各项工作都有所帮助。在这里,我就将我所积累的一些经验与大家共同讨论一下。

一、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尽管幼儿天性喜欢音乐,但对这种兴趣爱好仍要注意培养,并给予发展。这不仅仅是为了在幼儿园生活的短短几年中,使幼儿能对音乐抱积极态度,而且要使这种兴趣得以巩固、保留,并成为终生的一种需要。 要想更好的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首先要培养他们对于音乐的兴趣。如何才能更好的培养幼儿对于音乐的兴趣呢?

1、认识到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大家不难发现这样的情况:当我们为幼儿播放进行曲时,他们马上会甩起臂膀,雄赳赳气昂昂的学起解放军齐步走来;当我们为他们播放欢快、激烈的乐曲时,他们马上会手舞足蹈,随音乐欢快的摆动身体――这正如陈鹤琴先生所说的:“大凡健康的儿童无论是游戏、散步或工作,他们本能的都爱唱歌,表现出音乐的律动。”因此,在我们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善于发现幼儿对于音乐的兴趣,时刻观察,并进行保护。

2、激发幼儿对于音乐的兴趣

认识到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后,就应该及时的激发和培养。首先要让幼儿更多的接触音乐,增强音乐对幼儿的感染力。为此,我将音乐贯穿渗透与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例如,在用餐之前,我为幼儿 播放优美、抒情的轻音乐,让幼儿在安静、舒适的音乐中等待用餐;在开展角色游戏时,我们专门创设了一个“音乐台”,里边有各种乐器和演出用的道具,幼儿可以随自己喜欢的音乐自由的演奏和舞蹈;在幼儿午睡时,我为他们播放催眠曲,让他们更快的进入梦乡――另外,我还经常组织幼儿玩一些有趣的音乐游戏,充分调动起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二、对幼儿进行合理的教学

幼儿园的音乐教材,无论是歌曲、舞蹈,还是音乐欣赏、律动,都韵含着一定的教育内容。每当我们拿过来一节课,分析教材内容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只有把教材分析透彻,才能更好的设计教学活动,发挥教材的教育功能。

1、情感教育

每一个音乐作品都有自己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目的是为了抒发情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无限热爱。所以,我们在演绎音乐作品时,就应该把作品所要表达的内涵充分的表现出来。

2、品德教育

幼儿园音乐教材中的品德教育,使幼儿园音乐教育的核心内容。让幼儿在原有的认识基础上理解其教育内涵,是达到音乐教育目标的根本问题。

例如:歌曲《小乌鸦爱妈妈》,讲述了小乌鸦长大以后不忘妈妈的养育之恩,叼来虫子为妈妈的故事。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班有好多孩子都缺乏对父母长辈的尊重,对自己的父母没有礼貌。稍有不顺心意的是就大喊大闹。针对这种情况,我在上课时,着重向幼儿进行了这方面的教育。“连小乌鸦都知道报答妈妈的养育之恩,爱护妈妈,照顾妈妈,拿我们小朋友应该怎么做呢?”这个问题在幼儿之间展开了讨论,使幼儿充分认识到了尊敬长辈、孝敬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情感体验中激发了幼儿尊重他人的行为。

3、音乐技能的培养

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首要一点就是对幼儿进行音乐技能的培养。通过启发引导幼儿积极参加音乐艺术活动,在音乐艺术的情感体验和美的感受中,培养幼儿对音乐艺术学习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幼儿主动参与、主动体验、主动表现音乐的积极性和兴趣,发展幼儿对音乐艺术的审美感知能力

通过教学,教给幼儿歌唱、韵律活动、音乐欣赏、乐器演奏等方面的粗浅知识和技能,培养训练幼儿的音高感、节奏感、音乐感、力度感和曲式感等基本的音乐素质。发展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记忆力、想象力、表达力及创造力等方面的音乐能力,促进了幼儿音乐素质水平的提高。

通过启发引导幼儿参加音乐艺术活动,陶冶幼儿的性情和品格,开阔幼儿的音乐视野,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积极向上的个性品质,促进幼儿身体、语言、认知、意志、情感及社会性等方面的全面和谐发展。

三、教师的主导作用

一节成功的音乐课,除了好的教学设计和幼儿的良好配合以外,教师的主导因素至关重要。一节课能否上好,能否达到教育目标,收到好的教学效果,与教师的表现是分不开的。

在教学中,模仿是幼儿的主要学习手段。所以,教师的示范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也是幼儿能否正确掌握教学内容的关键。如:教唱歌时,教师准确、清楚的范唱对幼儿正确学习歌曲、掌握歌曲内容、了解歌曲节奏有很大帮助。特别是教授新课时的示范,会给幼儿留下完整、深刻的印象。

总之,教师只有在音乐教学中认真分析、研究教材,以发展幼儿的音乐技能、培养幼儿良好品德为目标,用多种方法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才能促进幼儿在音乐活动得到全面的发展。

音乐教学论文范文 第17篇

初中音乐教学方法体会分析

一、搭建舞台自我表达

教育的艺术在于调动学生主动求知的用心性,只有当学生需要的时候,教师的给予才能收到最佳效果。在教学活动中,我灵活地运用多种多样的手段,为学生带给“动起来”的机会,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获得知识、掌握新技能。在顺利完成歌曲教学任务后,我时而设计开展“课堂舞会”这一活动环节,放手让学生尽情地唱、尽情地跳,把整堂课营造的喜悦气氛推向最高潮,让学生在无拘无束中展示自己的才能。

二、用心评价及时鼓励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成功能给人自信,成功能促人奋斗,催人进取。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及时肯定、鼓励学生,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信心。用心的评价是一方对症的好药方,用心的评价会让学生觉得成功的喜悦。

三、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黑格尔说过:“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透过动脑、动口等多种途径用心参与教学过程,把学生带入情境之中。例如:我在教歌曲“我的中国心”时,先用幻灯片放出祖国的美景,配上悦耳的音乐,让学生欣赏,学生如身临其境,感觉到了祖国的山河美,激发了热爱祖国的情感。这既是以形象激起学生的思维活动,体验到了祖国的壮丽和伟大,产生爱国的激情,同时也是一种对学生形象思维的训练。

四、精选教法快乐学习

学生爱玩的天性决定了他们愿意参与教师为他们精心设计的游戏,在趣味游戏中快乐学习。为了巩固学过的歌曲,我唱歌曲中的任意一句,由学生接唱,孩子们个个热情高涨,用心踊跃,不亦乐乎。该游戏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乐于开口,大胆演唱,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音乐课堂借助游戏,使得教师乐之教,教的新,学生乐之学,学的活。

五、精心设计教学资料的讲解方法

教学资料是一堂音乐课的核心,也是初中音乐教学的基本任务。所以教师上一堂课,首先要将教学任务完成。而教师既要完成教学资料,又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这就要精心设计教学资料的讲解方法。当然,不同的教学资料有不同的讲解方法,歌唱教学、器乐教学、欣赏教学、律动教学、创作教学、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都有各自不同的最佳教学方法,而不同的作品和资料又有不同的最佳教学方法,不能千篇 一律。所以教师要努力探索,争取找到该教学资料的最佳讲解方法,取得最佳教学效果。除了教师的讲解以外,教师还能够发动学生,采用提问、思考、讨论等方式来进行教学。教师的有意提问,能把学生带入思考、追求、探索的意境中去。个性是对节奏特点突出以及有特性的教学资料。

六、总结

总之,教师和学生,作为知识的施教者和理解者,要到达教学的理想效果,务必构成一个和谐的、用心有效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多听多唱,放手让学生在音乐的环境中学习音乐、理解音乐、感悟音乐、表现音乐,真正给学生一个展示的舞台,一个锻炼的机会,一个成功的体验,如此,才能使学生的音乐学习趋向热情、快乐、深刻、扎实。

音乐教学论文范文 第18篇

【摘要】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对音乐学习的情况和态度,精心设计教学内容,采用趣味性的教学方式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快乐的投入到音乐学习中,在自主探究和合作讨论中加深对音乐的理解,有效发展他们的音乐创新思维。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给学生创设自由活跃的学习空间,让他们在自主探究过程中欣赏音乐、深入分析音乐的内涵,加深对音乐的体验,促进音乐综合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音乐;快乐教学;基础知识;主动性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小学教育不再只是进行知识传授的教育,还需要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获得发展。小学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时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趣味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加深他们的学习体验,让他们高效掌握音乐基础知识,提高音乐欣赏能力,并能在课堂上主动显示自己的音乐能力,使课堂教学在活跃的氛围中进行。

一、设计趣味教学环节,掌握音乐基础知识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注重音乐基础知识的教学,让学生通过认真学习掌握简谱,为学唱歌曲打好基础。在教学中,由于简谱知识比较枯燥,如果通过教师唱、学生学的方式进行学习,很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音乐的兴趣。设计趣味教学环节,能活跃课堂氛围,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在充满趣味的课堂上学习,使学生有效发挥自己的创新思维,加深对音乐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二、创设故事情境,提高学习主动性

小学生都喜欢听故事,对故事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在音乐教学中,把故事音乐教学结合起来,创设故事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在趣味性的故事中探究音乐知识,提高学习能力。在音乐教学中创设故事情境,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内容选择合适的故事,使故事能和教学内容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课堂教学在学生的主动学唱过程中高效进行。例如,在教学《卖报歌》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述卖报歌的创作背景,然后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编一个有关卖报歌的故事,在播放歌曲的过程中进行表演。在自编自演的故事中,学生学会了演唱《卖报歌》。通过学唱《卖报歌》,使学生了解解放前贫穷儿童的苦难生活,让他们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三、创设多媒体教学情境,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小学音乐教学改革中,教师既要注重音乐知识的教学,还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他们在进行音乐赏析时,能感受到音乐中蕴含的情感和内容,提高审美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的.学习达到身临其境的体会,加深他们对歌曲的理解。利用多媒体开展教学,能让学生结合歌曲的音律和内容进行欣赏,激发他们的审美情趣,使他们深刻感受到音乐中蕴含的美,并在观看和倾听相结合的学习过程中体验,获得更深的感悟,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播放和歌曲有关的内容,让他们了解歌曲创作的背景和过程。在倾听音乐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感受音乐优美的旋律,更能体会音乐蕴含的独特内涵,有效提高他们的音乐赏析能力,实现高效的音乐赏析教学。

四、鼓励合作探究,加深对音乐的理解

小学音乐快乐教学中,和谐的师生、生生关系能让学生用轻松的心态进行音乐探究,加深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把他们分成小组开展探究学习。在小组活动中,每个小组长都发挥了组织和引导的作用,在他们的协调下,小组氛围和谐,每个小组成员都能参与到音乐知识的讨论中。通过讨论,学生能加深对音乐知识的理解,提高他们的音乐综合能力。例如,在教学歌曲《在北京的金山上》时,教师让学生认真倾听这首歌曲,然后在小组中谈一谈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在相互分享过程中,小组成员会有不同的意见,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进一步的讨论分析。通过讨论,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他们从新的角度理解了歌曲,有利于把握歌曲的情感和节拍。通过讨论,让学生学唱这首歌,通过歌曲的学习,引导学生充分感受藏族歌曲的风格特点,尝试用各种形式表现歌曲,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五、展示音乐才能,提高学习自信心

在以学生为主体的音乐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创设音乐展示的机会,让他们把自己的音乐特长展示出来。通过音乐才艺的展示,让学生获得了自信心,产生了主动学习的信念,能主动参与到音乐学习活动中,高效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通过音乐才艺展示,还能给其他学生做出榜样,让他们都积极参与到音乐学习中,正确在课堂展示环节进行音乐表演。在展示音乐才能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教师可以组织音乐会,让学生演唱自己喜欢的歌曲,对敢于上台展示的学生进行表扬,并对唱得好的学生给予小红花的奖励。通过教师的激励,学生对音乐产生了兴趣,他们在课堂学习中深入探究,掌握音乐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音乐表现力,使音乐课堂在学生参与中高效进行,呈现精彩的音乐才艺。

总之,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在精心设计教学内容的同时,巧妙利用学生的兴趣点设计多样化的教学化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快乐的氛围中掌握音乐基础知识,在合作学习中加深对音乐的理解,提高他们的音乐素质,让他们具备更多的音乐才能。在教学中,教师还要给学生创设展示音乐能力的机会,让他们在展示过程中获得自信,积极投入到音乐学习中,不断提升音乐综合素质,打造高效的快乐课堂。

音乐教学论文范文 第19篇

初中音乐教学合作学习分析

一、初中音乐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的重要好处

(一)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合作学习理念的本质就是从满足学生主体的需要出发的,透过创设合作学习小组来组织课堂教学。透过合作学习小组,学生能够进行相互交流,实现彼此尊重,充分促进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小组合作学习能够为学生创造一种和谐的氛围,小组中的每位成员均能够享受平等的待遇和参与机会,学生充分发表自身的见解和看法,实现了发展性的教学目标。

(二)帮忙学生构成良好的情感和价值观念

合作学习为教师和学生带给了一个广泛合作以及平等交流的平台,透过合作学习,能够不断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他们能够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这对于帮忙学生构成良好的情感和价值观念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学生在小组中进行交流,对于一些不良的态度和价值观会受到同伴的指证,从而促使学生良好的音乐素养和价值观在小组成员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得到构成。

(三)有利于学生自然地习得音乐语言

初中音乐教学的主要任务和目标是树立学生良好的音乐观,同时促进学生对音乐语言的运用和学习。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全面引导学生关注音乐的发展与变化,同时对于音乐创作与实践之间的关系要有一个良好的把握。用心鼓励学生把对音乐语言的思考和交流融入音乐的鉴赏、技能训练以及歌唱实践中去,从而加深学生对音乐语言的理解和掌握。在合作学习氛围中的音乐课堂,教师能够透过情境的创造来不断刺激和丰富学生的感官,促使他们在一种简单的氛围中自然地习得音乐语言。

二、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实施合作学习的策略

(一)充分掌握合作学习的内涵

要想充分发挥合作学习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实际功效,首先要认真学习理论,充分掌握合作学习的内涵。合作学习主要以教学目标作为导向,透过学生间以及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动态互动作为动力。合作学习的类型主要分为三种:同伴互助、小组合作以及全员合作,其中小组合作是进行合作学习最常见的形式。透过掌握这些基本的合作学习的理论,才能将其准确地运用于教学的各个阶段。总而言之,合作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资源共享,因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要合理运用合作学习的方法,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从而促进音乐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不断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

不断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合作学习是一种资源共享的过程,需要全体成员用心参与,并善于从合作的角度来看待组中的成员。不断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要从两个方面进行着手:一方面要使学生学会倾听,倾听对方的意见和观点,并用心参与小组音乐问题的讨论过程中。透过相互的倾听能够使表达效果更好,促使双方达成有效合作;另一方面学生之间要学会相互帮忙和支持,尤其是对于具有必须音乐天赋,且学习潜力较强的学生要用心帮忙学习困难的学生。实践证明,透过同伴之间相互的帮忙和鼓励,能够给予学生极大的精神支持,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三)做出合理而正确的评价

教师透过对学生做出合理的评价,能够有效提升音乐教学的质量。评价能够帮忙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潜力、发展水平以及学业状况有一个良好的评价;同时教师透过学生带给的反馈信息能够促进教师对自身教学方法进行反思和改善,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初中音乐教学评价要注重全面性、系统性以及和合理性,要有利于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突出“构成性评价”以及“自我评价”的作用。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具有重要的好处,它能够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帮忙学生构成良好的情感和价值观念,同时还有利于学生自然地习得音乐语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把握其中的策略和运用技巧,充分领悟合作学习的内涵,不断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同时对学生音乐学习的成果进行合理评价,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初中音乐教学的蓬勃发展。

音乐教学论文范文 第20篇

初中音乐教学开展自主合作学习思考

一、自主合作学习的含义

自主合作学习的教学理念诞生的时间距今已经几十年,其最初的理论是来源于上个世纪的美国,这一理论在教学实践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是具有普遍应用前景的教学理论。这一理论核心的内涵是在学习过程中以自主学习实践作为基础,学习者透过在学习过程中的彼此交流与合作,以到达学习目的的一种学习方式。自主合作学习不仅仅强调了学习的“自主”,同时也关注了“合作”,合作是建立在学习个体的自主性充分发挥的合作,自主是建立在生生、师生间的有效合作基础上的自主,自主与合作是这一教学理念的两个方面,二者缺一不可,相得益彰。相关的教育部门长期以来对自主合作学习教学理念都是十分重视的,充分认识到自主合作学习对于教学有效实施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对于自主合作学习的教学理念更加重视。能够这么说,自主合作教学理念是新课程改革极力倡导的重要教学理念。自主合作学习教学理念的广泛应用,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良好的非认知学习品质的构成,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对于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二、初中音乐教学中开展自主合作学习的必要性

1.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大有助益

初中音乐教学中开展自主合作学习是以满足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基本的学习需要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以小组合作为主要的学习合作方式,这样自主合作学习方式的有效实施,是对学生作为初中音乐教学实施主体的尊重。因为在传统的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是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真正主人,初中音乐教学活动的开展都要以初中音乐教师所开展的教学活动为核心。教师的教学活动成为初中音乐教学实施的主要资料,教师是初中音乐教学实施的真正权威,初中音乐教师在以往的教学实施中是教学活动开展的主角,而学生只是初中音乐教学实施的配角。学生在学习中只能是被动理解教师的讲述,学习的自主性被严重压抑。不仅仅如此,在传统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实施中,学生的合作没有得到应有重视,学生遇到学习中的困难,有了新的发现只能自己解决,缺乏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间的基本合作,这样的教学现状严重阻碍了初中音乐教学效率的提升,不利于学生音乐潜力的更好发展。在以往的初中音乐教学实施中,教师与学生教学定位的错位,直接影响初中音乐教学实施效率的提升,对于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是极其不利的。而自主合作学习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则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这一状况,因为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开展自主合作学习,学生

再也不是单打独斗、闭门造车式的开展音乐学习活动,学生透过群众间的多元合作,学习的用心性与主动性被有效调动起来,学习的热情空前高涨,参与音乐学习活动的主体性被充分激活,学习效率显著提升。自主合作学习方式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对促进学生在初中音乐教学中主体地位的发挥是十分必要的。

2.促进学生情感与价值观的有效构成

自主合作学习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广泛应用,能够为原本单调的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因为有了自主合作学习,初中音乐教学的实施再也不是那种只有教师单项知识输出的教学,自主合作学习的有效实施为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搭建了一个平等对话的平台。在这种平等合作的学习活动中,学生对于音乐学科的学习热情被充分激发出来,这对于学生音乐学习构成正确的情感态度是十分有利的,在平等的交流与对话合作中,使以往的“让我学”逐渐转变为“我要学”,由不得不去学变成了我愿意学习音乐,这种音乐学习情感的转变在平等对话、交流合作中是悄无声息与潜移默化的。透过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开展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学生会逐步构成正确的音乐学习态度,这对于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是十分重要的。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不同的学习个体在合作与交流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诸多不良学习习惯、负面的性格缺陷、不正确的价值观、错误的道德认知等,都有可能被不同的小组成员及时发现,透过同学们的及时纠正,在不知不觉中学生身上存在的价值观等问题都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这对于学生的成长是十分有利的。

3.促进自然音乐语言的有效构成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音乐语言的运用是贯穿在音乐教学实施全过程的。要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就要求音乐教师在初中音乐教学的实践中,充分鼓励学生在自主合作与探究中,要学会运用音乐语言进行交流、讨论、合作与探究,让学生透过在自主合作学习中音乐语言的有效运用,对于所学习的音乐教学资料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与认知,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会运用学习到的相关知识,促进学生音乐潜力的提升。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开展自主合作学习活动,能够使学生在音乐语言的运用中,使音乐的感受力与理解力都得到有效提升,并且在此过程中学生也透过音乐情境的创设与音乐感受的体悟,逐步发现了更多音乐之美,在发现中思考,在思考中发现。音乐思维潜力与音乐创造力都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在有效的自主合作学习中自然音乐语言也得到了有效构成,这对于初中生音乐素养的构成是十分必要的。

三、初中音乐教学中开展自主合作学习的策略

1.要以理论为引导开展自主合作学习

要想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更好地开展合作学习活动,就要认真学习相关的自主合作学习理论,以自主合作学习的相关理论指导初中音乐自主合作学习的实践。合作学习的开展,要以教学目标的实现作为引领,要以教学中各个学习实践主体间的有效合作为自主合作学习开展的根本推动力量,要将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进行细化与分类。自主合作学习不仅仅包括学习同伴个体间的有效合作,同时也包括小组合作、组间合作以及师生间的有效合作,而在这些合作方式的运用中小组合作的运用更加普遍。要深入研究自主合作学习的相关理论,并透过实践发挥这些相关理论的实效性,以理论为引导更好地促进初中音乐教学中自主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

2.要培养合作精神,激发学习欲望

合作精神的培养对促进初中音乐教学中自主合作活动的有效开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要在初中音乐教学的实施中,让学生懂得每一个合作伙伴都是一笔十分大的财富,只有透过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透过彼此间学习体验的共同分享,音乐学习活动的开展才能够更具有实效性,要在教学实施的一点一滴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以合作活动的有效实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促进初中音乐自主合作学习的更好开展。

3.以有效的评价促进自主合作学习的实施

评价对于教学效率的提升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开展自主合作学习活动,要充分重视评价活动的开展,有效评价能够更好地促进自主合作学习效率的提升。评价过程中,教师既要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中开展日常的构成性评价,也要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自我评价,以丰富的评价方式促进初中音乐自主合作学习的有效实施。

四、总结

初中音乐教学中开展自主合作学习活动对促进初中生良好音乐素养的构成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本文以初中音乐教学中开展自主合作学习活动为视角,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尝试性研究,期望透过本文的研究能够更好地促进初中音乐教学效率的提升。

音乐教学论文范文 第21篇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我国许多教育者对小学音乐教学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围绕音乐教学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环境。因此,在小学音乐课堂上,教师应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不断地优化教学设计,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使音乐课堂变得丰富多彩,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与艺术审美能力,从而实现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一、谜语导入,激活音乐课堂

兴趣与音乐是紧密联系的,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音乐的强大动力。由于平淡、枯燥的语言使优美的音乐在教师的描述下失去了应有的感染力,导致学生在学习音乐知识产生了被动的情绪。因此,教师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转变教学策略,描述的课堂语言应变得生动、形象,引导学生学习音乐的情境。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融入到音乐之中,从而提高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比如,在带领学生们学习《金孔雀轻轻跳》这一节内容时,首先课堂导入,并问学生们:“在西双版纳的小河边走,来了一只动物,猜一猜是什么动物呢?”,用谜语导入课堂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注意力回到课堂上来,于是我接着说谜语:锦袍身上穿,花冠头上带,尾巴像把扇,展开人人爱。学生们很快猜出谜底是:“孔雀”,于是,我接着引导:“那你们喜欢孔雀吗?知道孔雀的家乡在哪里吗?”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纷纷表达对孔雀的喜爱,但不知道孔雀的家乡是来自双西版纳傣族。在谜语的带动下,使课堂氛围逐渐轻松起来。接下来,我继续对学生们引导:“今天,我学生带来好听的傣族歌曲,一起听一听歌曲是怎样歌唱美丽的孔雀的吧?”,通过谜语导入,激发了学生对于音乐的浓厚学习兴趣。最后,我又利用视频为学生播放了傣族舞蹈表演孔雀的片段,让学生们从傣族舞蹈感受又进一步感受到了孔雀优美的形象。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我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出发,让学生通过谜底感受音乐内涵,激活音乐课堂。因此,教师应采取多种多样充满趣味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才会更有热情的参与到学习中。这样,不仅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还提高了音乐课堂教学效果。

二、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单纯的灌输音乐理论知识,只会适得其反。因此,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中,应采用合理的教学策略,将音乐教学融入到相应的教学情境中,再对学生展开引导、点拨。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音乐内涵,还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欲望。比如,在带领学生们学习《滴哩滴哩》这一节内容课时,我对学生们说:“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学生们纷纷回答:“春天”,我接着问:“春天美吗?你们能说说春天有什么美丽的景色吗?”,我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音乐中感受、体验春天的美。学生们在音乐课堂上,畅所欲言,自由说出春天的各种景色。在音乐课堂上,我引导学生:“在美丽的春天里,人们都喜欢踏春,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春天的图片”,让学生们看去春游的照片和一些春天的美景图,引导春天有那么多美丽的景色。并说:“让我们感受一下歌中的小朋友是在哪里找到春天的吧!”,创设问题情境,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最后,我带领学生改变速度的学唱歌曲,感受一首歌曲唱出不同味道来,感受歌曲蕴含着的快乐情绪。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我从学生的情感情绪出发,带领学生体验教材的情境,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并促进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教师应给学生进行情境教学的创设,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音乐,使课堂更具有表现力,从而提升音乐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鼓励学生探究学习,启迪思维

学生正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他们的思维特点,对学生们进行诱导性教学。课堂教学的不断创新,不仅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激发,还使学生强化了对加深对音乐知识的理解,从而让学生们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水平。比如,在带领学生们学习《芦笛》这一节课时,首先,我打开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芦笛这首歌曲,让学生们听这首歌曲,并设置了问题让学生们探究,如: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歌曲中出现了哪种乐器的名字?,我将课堂真正的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角。这样一来,学生们在课堂上自主探究,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纷纷回答:“这首曲子很欢快,乐器是芦笛”。同时,我鼓励学生大胆分析曲谱的故事,然后再对学生们指导、点拨,使学生认真的学习这首歌曲。学生们学习这首歌曲的兴趣很大。最后,我带领学生有节奏地学唱歌曲,同时开展男生女生接龙演唱的活动,使学生更快的学会这首歌曲。这样一来,不仅启迪了学生的学习思维,还使学生对探究性的音乐课堂充满期待。由此可见,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感性出发,在探究问题中鼓励学生敢于探究、乐于探究。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还使学生从中感受到了音乐的美。总而言之,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小学音乐课堂上,应多样化的设计导入,丰富教学内容,打破传统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同时,还要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这样才能使学生们实现全面的提高,使音乐课堂高效地开展.

音乐教学论文范文 第22篇

摘要:音乐是以声音来表达内心情感的艺术,是人类表现性艺术最早的形式之一。音乐能够唤起感情的力量,在人们的心灵中产生深刻的影响,在欣赏音乐时,转瞬之间,我们心中就会产生连续复杂的情感,这是我们对音乐的微妙的感应,这是我们的情感对音乐的最美妙的响应。

关键词:音乐 情感 欣赏

音乐,是艺术的一个品种,它带给人们的是美感和幸福。音乐,是表达或寄托人们感情的 “艺术语言”, 它比一般的语言更直接地传达情感,并且,它始终与美感结合在一起。音乐,是用声音作原料的,一听即逝,因此,它又是时间性的表演艺术。并不从属于某一政治或宗教,只是在人们心灵上、感情上,会对它们有一定的影响作用。音乐,是通过人的感官刺激,才使人感知到美。并产生了生活联想及艺术想象,从而又发展了美感。音乐不以说理方式来传播,而是更多地通过熏陶及感染的途径,潜移默化地来影响人的心灵,使更多地得到美的滋润。音乐与人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言语、行为、人际关系等等,有一定的关联。故高洁的音乐与低俗的音乐其对人们的'影响是大不相同的。音乐是人们抒发感情、表现感情、寄托感情的艺术,不论是唱或奏或听,都内涵着及关联着人们千丝万缕的情感因素。即使以叙事为主的歌唱,音乐也并不全依靠语义来传达内容,而必定会用赋有感情的“音乐语言”和赋予美的因素,来表达或烘托或寄托感情,即使是附有歌词的声乐曲,其表达感情主要的仍是音乐本身。

情感,是人对现实的对象与现象是否适合人的需要和社会需求而产生的体验。情感属于意识范畴,但是又以自己特殊的质同一般的意思区别开来,当你浸沉在音乐中所表现出的喜、怒、哀、乐等情感中,去尝试酸甜苦辣的各种味道,将让你随着它的欢乐而欢乐,悲伤而悲伤,那就说明音乐所表达的内涵已经深深地吸引了你,使你受到感染而产生一种思想冲动,你会认为它是你内心情感的一种音乐表现。所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有什么样的感情就有什么样的音乐,有什么样的音乐也就能激起什么样的感情。有了丰富的情感,音乐才有魅力。

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感情的艺术,可以说,音乐欣赏的过程就是感情体验的过程,它既是欣赏者对音乐的感情内涵进行体验的过程,同时也是欣赏者自己的感情和音乐中表现的感情相互交融、发生共鸣的过程。无论是对于普通的音乐听众,还是对于音乐的专门家来说,感情体验都是在进行音乐欣赏时不可缺少的一种心理要素。对于音乐的专门家来说,假如在欣赏音乐时只注意技巧、技术手法、结构形式等方面,而在感情上却无动于衷,那么他对音乐的欣赏也只“见其文而未见其心,见其表而未见其里”,并不能完整地感受与领会音乐的美。一位有经验的英国音乐教育家曾告诫说:“不要允许你的批评性的敏捷聪明窒息你的情绪反应。那些专家们经常把他们的注意力局限在技巧上。”他还说:“除非你也重新抓住了激动过贝多芬写的作品的同样感觉,或是认为你也有这种情感,你才有权利说你欣赏他。”音乐是一种善于抒情的艺术,音乐中有着丰富而深刻的感情内涵,只有当音乐欣赏者的感情活动与音乐作品蕴涵的感情基本相吻合的时候,才能称之为正确的音乐欣赏。因此,准确、深刻和细致地体验音乐作品中的感情内涵,是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基本要求。对音乐作品感情内涵的体验,首先表现为感性上的直接体验。比如,我们在听到一首乐曲的时候,对这首乐曲所表达的感情(它或是快乐的,或是悲哀的,或是慷慨激昂的??),凭借自己的感性经验,自然地产生出一种体验。这种伴随着音乐感知而自然产生的感情体验,就是我们所说的感性上的直接体验。

俄罗斯作曲家、音乐评论家谢洛夫说:“如果人心灵中所发生的一切都可以用语言来表达,世界上就不会有音乐。”可以说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是人内心深处思想的自述,是一种情感的独白,它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能将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体验的各种情感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并在我们内心引起强烈的共鸣。

音乐是情感的语言,情感是音乐的灵魂。

参考文献:

[1]刘健.论音乐与情感[J].《艺海》,2007年第二期

[2]张进.音乐与情感——通读《论音乐的美》后的感想[J].《科技信息》,2007年第11期

[3]王国良.浅谈音乐与情感的表达[J].《许昌学院学报》,2007年第26卷第4期

[4]王双杰.音乐与情感的关系[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9月第26卷第3期

音乐教学论文范文 第23篇

初中音乐教学好师生之间互动探究

一、初中音乐课堂中师生互动现状

受到传统音乐教学模式以及思想的影响,当前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师生互动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师生互动的效果。第一,师生开动的方式较为单一。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大多数教师仍然将自己视为课堂教学的中心,享受着控制学生课堂学习行为的过程。在这样的师生互动中,学生一向处于被动地位。教师往往是主动互动者,教师先与学生互动,学生才没有选取地配合教师,很少主动与教师互动。单一的师生互动形式,影响了教学反馈,也影响了初中音乐教学的最终成效。第二,师生互动流于形式。之所以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实施师生互动,是为了促进初中音乐教学质量的提高,让师生互动行为辅助音乐教学。同时,师生互动也应当是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但当前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师生互动都过于传统,课堂中的简单问答被教师视为师生互动。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视为教学活动的一场秀,影响了师生互动真正好处的发挥。第三,师生互动无没目标。缺少科学合理的目标,师生互动行为就是盲目的,是没有好处的。许多教师因为教学改革提倡师生互动,就在初中音乐教学实践中实施师生互动,并没有思考到音乐教学的实际需求。

二、初中音乐课堂中师生互动方法

1.利用情感交流实施师生互动

情感交流是师生互动的一种形式,以师生之间的情感为基础进行交流,实施课堂互动,使互动成为教师情感传递与学生接收情感的途径,有利于初中音乐课堂氛围的优化。教师对于音乐学科的情感以及对学生的情感,都能够在师生互动中表现出来。作为一名初中音乐教师,要热爱自己所教的学科与学生。在讲授音乐知识时,教师要将自己的个人情感与所教资料结合在一齐,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用心性,促进师生互动。比如在讲解《青春舞曲》时,教师能够一边演奏乐曲,一边跟着乐曲进行律动。当学生自己沉浸在乐曲中时,学生能够更加直接地感受音乐作品所传递的信息,渲染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引导学生与自己一齐进行律动,透过身体语言进行互动,会让音乐课堂的审美性得以提升,促进初中音乐审美教育目标的实现。

2.重视课堂在师生互动中的平台作用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仍然将音乐知识作为教学的重点,教师的权威主角一向存在。过分依靠音乐课本进行教学,不能调动学生的音乐学习用心性,不利于其参与师生互动活动。重视课堂的平台作用,将更为丰富的音乐教学资料引入到初中音乐课堂中,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中具有更多音乐学习体验,有利于师生互动活动的开展。在进行音乐教学设计时,教师要深入到初中学生的生活中去,从学生的角度分析音乐学习资料,将更多流行歌曲作为教学资源引入。比如在讲解《夜曲》时,为了满足初中学生的音乐兴趣,教师能够将周杰伦的同名歌曲引入到课堂中,提升学生注意力。就后者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一下学生喜欢这首歌的原因,促进师生互动氛围的活跃。透过师生互动,让学生对两个作品进行比较,发现各自的审美价值。

3.重视学生主动性的发挥

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促进初中音乐教学中师生互动活动顺利实施的重要举措。首先,教师能够给学生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音乐学习的乐趣。比如在讲解《我心永恒》时,教师能够利用《泰坦尼克号》的电影片段来创设情境,让学生了解音乐作品后的故事。在真实的情境中,学生有更多想法,更多要表达的资料,能够促进学生主动与教师互动。其次,教师能够利用竞争活动来促进学生主动互动。教师能够让学生在课前了解学习资料的相关信息,在课堂中用背景知识进行提问竞争。学生成为互动的主体,教师给学生做评委,有利于师生互动欲望的增强,促进初中音乐课堂的活跃化。

三、总结

综上所述,要促进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教师必须要适当改变自己的教学主角,不再做课堂中的独裁者。提高初中学生在音乐课堂中的地位,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课堂教学氛围的简单。学生能够愉快地学习,才能让教师高效教学。用师生互动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有利于学生音乐学习用心性的提高与教学目标的实现。

音乐教学论文范文 第24篇

摘 要:音乐舞蹈教学在我国的教育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音乐舞蹈对中学生的素质教育的影响是比较大的,传统的音乐舞蹈教学是很难达到当前的素质教育的要求的,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能让学生有效的参与到学习中来,本文根据自己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总结了对于音乐舞蹈教学中制约因素,简单的提出了解决方案,并且粗略的例举了一些在课堂中能够调动学生对于音乐舞蹈学习积极性的方法,望能为今后的音乐舞蹈教学中提供帮助。

关键词:音乐舞蹈;制约因素;教学优化;培养积极性

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发展,音乐舞蹈在各阶段的教育中发展很快,一些较为新颖新的教学方法、教育模式、教育理念为音乐舞蹈在当代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中带来较为良好的影响。音乐舞蹈教学在陶冶中学生情操的同时,也成为了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音乐舞蹈教学的方法、模式的优化与创新对学生积极性的培养,是一项极为赋有现实意义的课题。

一 在音乐舞蹈教学中影响学生积极性的因素

1.教学环境的制约

教学环境的制约,大致上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指校园的大环境,比如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分为、管理者对音乐舞蹈教学的重视程度等;二是说狭义的教学环境,这里指的是在音乐舞蹈教学的过程中涉及的部分硬件设施等等。当前来看,众多学校的音乐舞蹈教学环境来说,并不是很理想,学生不能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去全身心投入到对于音乐舞蹈的学习当中去,对于所处学习环境的乏味间接影响到学生对学习音乐舞蹈的积极性。

2.课程设置的制约

当前教育中音乐舞蹈教学方面的发展受到课程的设置影响。音乐舞蹈课程的设置较少,教材单一性以及陈旧性也会对学生在音乐舞蹈的学习中造成影响。虽然当前的音乐舞蹈教师也极力的使教学内容避免陈旧过时,但也难以改变教学课时制约的现状,教学形式上的单一,以及模式的不足,导致在教学的内容上,往往学生们刚调动起积极性,课时就已经临近尾声,无法真正融入到音乐舞蹈艺术的乐趣中去。

3.师资力量的制约

在音乐舞蹈的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效果很大程度上都受到教师个人水平和业务素养的影响。综合实际情况来说,在目前的教育中,音乐舞蹈的教育问题还没有受到高度的重视与关怀,因此,师资力量的建设与配置的不足直接影响到了学生对于音乐舞蹈的兴趣。这样一来,即使校园中有大量的对音乐舞蹈有爱好以及富有天赋的学生,但是在师资力量以及课时的设置中受到影响,这样一来就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到了学生在音乐舞蹈学习中的积极性。

二 音乐舞蹈教学模式的优化及运用

教学内容的选取与优化,是音乐舞蹈教学取得预期效果的根本保证。可在教材选取上尽可能多的选取内容新颖的适合当代学生学习的教材。在面对教学对象时,要体现出高度的关心和爱护,从而调动学生对于音乐舞蹈学习的积极性。

三 让学生体验音乐舞蹈的乐趣

传统的音乐舞蹈教学课程是比较枯燥、单调的,只是让学生欣赏歌曲、学习歌曲、演唱歌曲,教师不注重与学生的交流,只是一味的为了完成教学进度,在枯燥的课堂上提不起学生的兴趣,是同学们逐渐的失去了对音乐舞蹈课堂的热情,完全变成了被动的学习。在教学中,我们要使学生最大限度的体会音乐舞蹈学习的乐趣,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能够自主的并且充满激情的去迎接每一堂音乐舞蹈课,这就需要教师对整个的教学思路和方法作出进一步的完善,在思想和观念上首先进行改变,不能再单纯的为了完成教学进度而教学,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身上,把学生的良好发展作为音乐舞蹈教学中的唯一目的。

在音乐教学中,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同学们做一些游戏,例如,可以将学生以抽签的方式分为几组,进行歌曲接龙,接龙的歌曲不限,同学们可以自由发挥,对于接不上的同学进行小小的惩罚,例如表演一个自己拿手的节目,可以是任何方式的小节目,擅长唱歌的可以给大家唱一首歌,擅长跳舞的可以给大家跳一段舞蹈,擅长朗诵的可以给大家朗诵一首诗歌,在游戏结束以后,可以让同学们通过投票来选出游戏中表现较为突出的同学,在本节课接下来的歌曲学习中担当领唱,通过留给学生更多自我展现的空间来树立更多的自信,调动学生在音乐舞蹈课程中的积极性。也可以在学习歌曲之前,先将歌曲以故事的形式展现给大家,并且给学生们留有丰富的想象空间,让学生积极表达出自己对将要学习的歌曲的理解,从而达到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帮助学生们学习新歌曲的目的。

在舞蹈教学中,可以调查大部分学生都对什么类型的舞蹈感兴趣,进行教授,来提高同学们的乐趣,也可以通过教同学们学习当下比较流行的舞蹈来激发学生们对于舞蹈的兴趣,在课堂的空闲时间可以带领同学们观看国内外比较流行的音乐剧 或者舞剧,来加深学生们对舞蹈的认知范围。

总结:

音乐教学论文范文 第25篇

本真教学音乐论文

一、回归音乐本真,音乐课应以唱歌教学为主

对于学生来说,充分调动了他们的感官体验,激起了学习新歌的兴趣和欲望,就能更好地去体验和表现音乐。又比如,在处理一些音乐的情绪时,教师如果只是在语言上强调要优美地演唱,对于学生来说仍是空洞的。如果教师用优美的声音进行演唱示范,学生感同身受,就会情不自禁地学着用优美的声音去演唱了,可见教师的引领对于规范学生的演唱是何等重要。

二、回归音乐本真,音乐课应重视节奏教学

节奏是音乐的灵魂。歌唱教学离开了节奏教学那就是无本之木,失去了骨骼和支撑。回想原来的节奏教学,总是把歌曲中的一些节奏点拎出来重点练习,这未尝不是一种训练的方式,在训练的最初可以用之。但是不要以为经常进行节奏训练,学生的节奏感就会提高很快,因为音乐节奏感是一种内心的体验,贯穿在音乐教学的始终,学生体验深刻了,自然而然就会产生这样的音乐感觉。节奏感是流淌在情感与肢体语言中的。在节奏教学时,不要忽视歌曲的情感因素,教师要身临其境地去表达和表现节奏,使得学生对音乐的感觉形象具体。比如:在指导连音节奏的连贯唱法时,教师用手势引导学生连贯演唱,学生能体会到连音唱法就像蚕宝宝吐丝又细又长,连绵不断。节奏教学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必须重复训练,只有一种节奏型深入其心了,再换一种来进行训练才会更有效,不过即使是同一种节奏型,每一次训练时都要有不同的要求,否则学生会渐渐失去兴趣,讨厌这样的训练方式。比如:听某位老师执教的《时间的歌》一课时,在教学中她特别注重节奏教学,从最初模仿小闹钟的`声音、大钟的声音、布谷鸟的声音入手进行练习,并巧妙进行多声部的配合练习,效果较好;在音乐游戏中,她也是有节奏读词,但这次加入了强弱对比,把节奏练习进一步深入;在新歌教学中也采用有节奏朗读歌词的方法,并注重了读法的引导。她还善于运用手势进行引导,强弱对比、轻重缓急,一招一式特别有效。节奏是音乐的骨骼,良好的节奏感将是学生学习音乐的一个先决条件。通过这样循序渐进的训练,学生们的节奏感渐渐增强,加深了内心的体验,在歌曲的演唱中就不会再出现节奏上的问题了。节奏教学不应是一个独立的教学范畴,而应贯穿融合在音乐教学的始终。比如:在执教《滑稽歌》一课时,师生之间可以进行有节奏的对话,师:她把袜子穿在哪里了?生:她把袜子穿在XX了。接着有节奏地朗读歌词,这样就为感受一首歌曲的节奏支架奠定了基础。为了突破休止处的难点,可以采用在休止处拍手的方式,这是一种用动作增强节奏感的一种较好的训练方式,如果能长期进行这样的节奏训练,相信内心的节奏感势必会增强。在表现的环节,提问:除了拍手外,我们还可以利用我们的身体做哪些动作?学生经过讨论后用跺脚、拍屁股、拍小凳子等体态方法加以表现,这样继续巩固对歌曲的节奏感觉,也深化着内心的节奏体验。而最后可以为歌曲进行简单的二部节奏训练,先单独再合成,加上教师的引领作用,表现效果非常好。在这样的课例中,节奏教学贯穿始终,节奏真正成为了音乐的骨骼,又不乏生动有趣,让学生主动融入。

三、回归音乐的本真,音乐课要重视发声练习

现在的音乐课堂很少进行发声练习,导致学生一开口声音紧绷,全班的演唱很难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所以歌唱前的练声是必须的,但是发声练习忌枯燥乏味,只有生动有趣,才能让学生接受。例如,在低年级的发声练习,可以采用师生问答式的发声练习。如,师:小花猫在屋里――生:喵喵喵;师:小花狗在屋外――生:汪汪汪;师:小青蛙在水里――生:呱呱呱;师:小鸟在天空――生:喳喳喳。练习时还可以让学生模仿动物形象做一做相应的动作,这样就更加生动有趣。同时,发声练习不要和歌曲教学割裂开来,只有结合歌曲内容有机渗透,才能使得发声练习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比如:执教《铃儿响叮当》一课时,老师可以拿出一盆腊梅花,走到学生们中间,让学生闻一闻腊梅花的香味,在闻花的同时有机地指导闻花的方法和气息的运用,这就为歌曲最后一句中第一个“好”字的准确切入打下基础。事实证明,这种训练发声的方法贴近了歌曲的意境,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是非常有效的。

四、回归音乐本真,音乐课要重视音乐知识传授

要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掌握必要的音乐知识非常重要,但因为音乐知识的枯燥性,教师们在教学时不知该如何切入,有时干脆避而不教,这其实是不合理的。我们应该把音乐知识的教学建立在实践基础上,在音乐实践中创设富有趣味的语境和情境,合理有机地渗透乐理知识,给每一个乐理知识赋予生命力,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兴趣,提高音乐学习的课堂效率。我们还应该大胆地分析和运用,为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奠定基础。比如:在聆听《忆江南》一课时,老师注重了对歌曲音乐要素的分析和渗透,而这些知识的获得,完全可以从引导学生观察乐句入手,让学生自己发现:鱼咬尾的作曲特点是前一乐句的最后一个音是后一乐句的第一个音,只有五个音的调式是五声调式,一个字上有几个音叫一字多音。由于是自己的发现,学生非常有成就感,在演绎歌曲时就显得如鱼得水,歌声非常美妙动听,而教师的作用在于进行专业的总结。这些音乐知识的教学让课堂上的音乐味更浓,也让学生的音乐能力日渐丰厚,这样日积月累的教学对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也为今后开展一些小型的创编活动打下了基础。追求音乐的本真,还原音乐的本来面目,在扎扎实实的教学中实现师生生命体的共同发展。愿音乐这门艺术,带给学生审美的愉悦、情感的共鸣及心灵的净化,使他们成为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的人。

音乐教学论文范文 第26篇

音乐在孩子的生活中有着很重要的意义。著名的文学家雨果曾说:_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字,一把是文字,还有一把便是音符_。以下是“有关音乐教育论文”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

随着时代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音乐教育价值的理解也更趋于科学和深刻。目前已证实音乐能够帮助人类增强认知系统、提高情绪智力、增强感知运动系统、增强应激一反应系统、增强记忆系统等,这充分说明了音乐教育多方面的育人价值。幼儿时期是一个人来到世界上生活的最初几年,对其而言,一切事物都是新奇的,生活中处处有接受教育的内容。近年来,随着对与幼儿能力和零岁教育的实践与理论研究地深入,幼儿无知无能旧观念地打破,幼儿教育的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一、幼儿音乐教育现状

幼儿音乐教育能影响儿童正在发育的大脑并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从而有助于逻辑与抽象思维、记忆力和创造力的开发,这一观点已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和支持。在幼儿早期教育中,音乐教育已经越来越高亮起来。

在我国,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终身教育理念的建立,对幼儿实施良好教育成为广大家长更加强烈的愿望,越来越多的中国家庭也开始重视对幼儿音乐的和智力的开发。

二、幼儿音乐教育的方法

对幼儿早期音乐能力发展提供支持的形式可以多样化,母亲对孩子轻柔说话语气和歌唱节奏、让幼儿聆听更多的声音和各种风格的音乐,以及亲子间的简单音乐游戏都是适宜的形式。幼儿早期的音乐感知能力与其后儿童期、青少年期音乐认知能力的发展具有承继性,为幼儿营造一个丰富的音乐环境,让幼儿沐浴在与其音乐感知能力相适宜的音乐环境里,将能提升和培养其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并对其今后音乐能力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具体而言,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聆听

接近音乐的开始,美国著名的音乐家艾伦·科普兰说得好“你要理解音乐,再没有比倾听音乐更重要了”;“听”的媒体对象即是声音,声音又是大千世界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无声即不成世界。音乐是以声音为物质材料构成的艺术,音乐作为一种声音艺术,它需要准确的音高,良好的音质,更需要将各个孤立的乐音有机地组合,使其流动,显示出音的生命活力。音乐艺术又是一种象征性的艺术,它所表达的内容本质上更具有不确定性。人们是通过对音调、节奏等手段造成的特定音响作为媒介,引起某种联想而达到对音乐的感受,而其中的联想动作的却是因人而异,因情而定了。音乐美感的获得和人们对音乐内容的把握需要欣赏者积极的联想,通过联想使音乐与自身的一切相联系,进而把象征性的音乐具体化。这就需要听者在音乐中的联想必须是一种高级思维,是他在对作品感受、听想作品内涵的基础上的想象,是把自己的经历、知识与作品所表达的内涵相联系,进而认识、理解作品的过程。

2.交流

研究发现,快乐的核子们都拥行--些共同的素质,包括较有自信、乐观、有自制力等良好的亲子交流,将有助于形成良性的亲子依恋关系,促进幼儿各项能力,以及社会性的发展。在幼儿音乐教育中,互动歌曲、音乐游戏、律动体操这些亲子交流活动形式与内容,同样占有重要的地位。

3.律动体操

在幼儿教育的传统观念中,存在着重知识轻运动的认识。然而,这其实是一种思想误区,因为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身体成熟是第一位的。幼儿的骨骼、关节、肌肉由瘦小、稚嫩发展到粗壮、有力,这些都与运动分不开。成人在注重孩子学习的同时,也一定要督促他们加强体育运动。在音乐伴随下做动作是孩子感兴趣的一种活动。幼儿在律动和体操中,不断发展这手脚活动男的能力,并且感受和体验音乐的节奏和韵律。

在音乐伴随下做动作或舞蹈,主要是教孩子学习符合营乐的节拍、节奏、速度和情绪做动作,能够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在身体各部分做动作时,能通过运动神经去感知音乐艺术美,同时,又通过协调优美的动作去表达音乐的内容情绪,这些活动可以发展幼儿的动作和节奏感,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地发育成长。

三、幼儿音乐教育的注意点

1.正确的育儿观

我们培养孩子的目标应该是:身心健康、品德高尚、人格完善、智力健全。对于3岁前的幼儿来说,音乐教育并不一定能使他们成为从事音乐工作的专业人士,但音乐给予幼儿的早期的丰富感官刺激和运动经历,可以改善大脑神经通路的结构和功能,对以后各种学习能力的形成具有终生的影响。

须走出音乐教育是为了成名成家的这一误区,这不应成为幼儿音乐教育最终目的。音乐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感受音乐,在潜移默化中提高素养及审美能力,培养对_美_的追求和创造愿望,会使他们今后的生活更美好。而是让孩子具有审美能力,体会和联想音乐中所传达的感情,从而感受生活的美好。

2.音乐的选择

在选择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的教材时,需注意教材的难易程度,既要适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接受能力,同时也要适当的给他们一些提高。采用维果斯基提出的_最近发展区_的原则,让孩子从小接受这种优美、明朗、向上音乐的熏陶,陶冶高尚的情操,促使他们健康地成长。具体需注意以下三方面内容的考虑:

总之,对幼儿音乐教育的目标,不在于培养音乐家、演奏家、歌唱家,也不在于对幼儿进行音乐技巧的训练及知识的灌输,而是以音乐为手段,培养其心灵的美感,和谐、统一,对音乐的兴趣,欣赏的能力,陶冶其情感,激发智力和创造性,以发挥音乐活动在身心两方面的特殊功能,这才是开展音乐教学的初衷。_音乐使人遐想,音乐使人陶醉_愿每一个孩子都能有颗感受音乐的心去真正体验音乐的美,在音乐的氛围中长大。